从目前世界粮食的消费构成看,稻谷与小麦和玉米3个种类,排在全球消费量最高的行列,而且远远高于其他粮食品种。而在我国,水稻则排在第一位。在我国大江南北种植的水稻品种类型虽然非常丰富,但是从大类上看都属于种植水稻,与种植水稻并列的大类还有野生稻。

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面积的减少,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培育产量高、抗病性和耐受性强的种植稻谷品种,成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研究的重点领域,大家所熟知的袁隆平教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前不久,广西一男子在海边发现野生水稻一事,在网上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也让大家意识到野生水稻的重要作用。野生稻相对于传统种植稻来说,在抵御病虫害、适应干旱、寒冻、淹浸、土壤酸碱性强等不良环境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这是它们在长期的野外生存环境下,不断适应环境和不断进化的结果。

如果将野生稻成功与种植稻进行杂交,那么就有一定几率将野生稻的优良基因性状传递给杂交后的下一代,在进行充分选育和长期试验的基础上,把那些具有稳定优良性状的杂交后代“独立”出来,就能够培养出更符合人类需求的“超级”稻谷来,但这个过程极其艰难,比如袁老在进行多年的实验过程中,正是在寻找到雄性不育的野生稻之后,才打开了突破口,才杂交水稻产业才从设想变为现实。

因此,在杂交水稻试验过程中,寻找合适的野生稻品种机会很少、杂交过程复杂、试验周期长都是制约因素。我们国家目前在杂交水稻领域所取得的成果,都是一代代科学家前赴后继、辛勤工作和忘我奉献的结果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野生稻特别是那些基因性状优良的野生稻,是我们实现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重要基础,不过现在野生的水稻数量越来越少,将它们视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再恰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