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明先生山水盆景作品

一向对山水盆景情有独钟的我,认识心目中的盆景大师刘云明先生,可谓是一次极偶然的机会。那天,我正在上海沪太奇石文化城内闲逛,经朋友介绍,来到盆景大师符灿章工作室欣赏奇石美景。正当跨门而出时,恰遇正抬腿而入的刘云明先生……分秒之间,与刘云明的一段 “不解石缘”由此拉开帷幕。

他的热情、真诚、大气、健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从此无话不谈。

刘云明,上海市盆景赏石协会会员,1963生于上海,自幼酷 爱盆景艺术,喜爱中国的山水画,被中国盆景中的山川大海,江河湖流,浓缩在小小盆景之中所感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经多年探索、实践,已然成为盆景界创新派领军人物。

刘云明一直信奉:“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极致;艺术若没有创新,就失去了生命”用自己的作品说话,不断追求盆景艺术的更高境界是他的理想。他的的作品不受流派的束缚,把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等实景完美地浓缩在他的作品之中,擅长把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艺术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件件是佳作,自成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成功和荣誉总是给准备好了的人。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和国际大赛金奖银奖,并多次应邀参加国家级的展览,是山水盆景界公认的大家。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和第五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会上,刘云明的山顶石作品《迴岸踏峰》荣获盆景艺术银奖;在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会上,他的《峡江渡船》荣获铜奖;《一峰独秀》 在中国· 金华海峡两岸盆景精品展览会上荣获优秀作品奖;上海市盆景赏石协会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盆景协会,已有40多年历史,2021年,在每四年举办一次的第七届年展上,他的宣石作品《大山深处有人家》再次脱颖而出,荣获山水盆景类唯一的金奖。

刘云明的锲而不舍,为盆景界的创新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宣石 《大山深处有人家》 2021年荣获上海盆景赏石协会第七届年展山水盆景类唯一金奖(长100厘米,宽25厘米)

宣石 《大山深处有人家》 (局部)

说起刘云明的成功,必须提起他的师傅 — 中国著名盆景艺术大师汪彝鼎老师。 汪大师生于1938年,江苏海门市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委员,上海市盆景协会理事,原上海植物园盆景研究室副主任。1984年应邀在波兰讲授山水盆景的制作及欣赏;作品曾多次代表上海植物园赴国内外参展,屡获各项大奖,1994 年3月他的作品去美国波士顿参展,12盆山水盆景作品荣获金奖;1994年被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审定委员会、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称号;1995年12月被评为高级技师;2017年荣获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第三届终身成就奖。

为实现心中的梦想,上世纪80年代末,刘云明正式拜汪彝鼎先生为师。汪大师十分喜欢聪明好学的“爱徒”。至此,刘云明毅然走上了盆景艺术专业创作之路。

中国著名盆景大师汪彝鼎(左一)与他的“爱徒”刘云明先生

20年前,刘云明和符灿章(右)两位大师参加第五届全国盆景展(两人作品在本届盆景展上分获山水盆景金银奖)

观赏刘云明的作品是“美的享受”。他创作的盆景,构思巧妙,布局合理,步移景移,重意境,重画意,大格局,不拘形式,精雕细琢,画面感十足;取石广泛,挑石讲究,将石头中的纹理运用到极致,大地山河,气派连贯,已形成自己独特风格。

但真正佩服刘云明,是应邀至其家亲眼目睹了两件以宣石为材料,取名为“张家界”和“赶集”的山水盆景艺术作品。两部作品各有千秋,令人震撼,发人遐想,既突破了传统山水盆景的窠臼,又继承发扬了传统山水盆景的优势,令人过目难忘。

作品“张家界”高80厘米,以实景为依据,以中国画为基础,完全打破了传统山水盆景左右起峰的固有格局。但见主峰居中,高耸入云,次峰左右,气势不凡;主峰半腰建有精致六角凉亭,亭外一古人闲庭信步;三峰顶端古松苍劲挺拔;山下枯藤老树郁郁葱葱,别具一格;利用三维空间,主次景观,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有实有虚,虚实相间;局部服从总体,总体统率局部,看得出作者运用绘画法则,构思之巧妙,布局之精心;细看,盆中呈现多个“景区”,有变化,有过渡,有坦阔,有狭隘,节奏得当;集对宣石的理解,构思、选材、锯切、雕琢、布置、胶合等工艺之大成,一气呵成;再看,巧用水、树、草、松、苔等摆件,将心意中的山和水,缩龙成寸地融入画中,构成一幅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把张家界的山川之美、韵味独特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宣石 张家界 高80厘米 宽66厘米

在谈到“张家界”这作品时,刘云明说,缘自20多年前冬天的一次张家界旅游。白雪飞舞,美不胜收,如入仙境。当时,他被这里的雾雪白云、千姿百态的石峰山林和拔地而起的雄伟石柱深深吸引和震撼。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得到大自然的美妙奇特。张家界俨然成为他心目中挥之不去的“天然的盆景园”。

从那以后,刘云明有了“心病”,想创作一件与众不同体现张家界地理风貌的山水盆景。

但张家界的奇特景观由柱状石头构成,要找到相似的石头很难。经反复斟酌,他觉得用宣石最适合表现张家界的原始风貌。柱状形状宣石比较少。于是,他每次到安徽宣城石农家总多留个心眼,只要看到柱状的,适合做张家界盆景的石料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来。经多年积攒,并多次去张家界实地考察观摩,终于完成了体现冬季张家界风格的作品。

作品“赶集”更像一部“长篇小说”,长2.4米,亦以宣石为原料。元代马致远描绘的意境“枯藤古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心中的“最爱”;大山深处有“故事”的意境成了他创作的不懈追求。刘云明说,“赶集”的创作同时汲取了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精华,北宋京城汴河两岸的生活的场景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尤其被其中一“农夫推独轮车赶集”的画面深深吸引;于是他专门请名家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用石头雕刻了一老汉推独轮车赶集的作品,摆放在盆景之中,画龙点睛之效立现:为了把农副产品运送到小木船上,老汉那吃力推车于石板桥上的样子,着实令人感动,百看不厌。

刘云明认为,盆景作品要有生命力,必须有生动的贴近百姓生活的故事情节,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人。

宣石 赶集(长2.4米 宽40厘米)

宣石 赶集(局部/农夫推独轮车)

宣石 赶集 ( 局部 枯树 老牛)

如果说“张家界”以巍峨雄伟,气势磅礴出奇制胜,“赶集”则以委婉俊秀,曲径通幽令人难忘。

刘云明的作品,不追求怪异,不迎合潮流,制他所爱,抒他心声,平易近人,雅俗共赏。深入交谈中,他多次强调,做山水盆景,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有突破,有创新,创造出来的盆景作品,才能走入千家万户。

为了找到理想的盆景材料,近30年来,刘云明走遍中国山山水水,南至广东、广西、云南、青海,北至内蒙、新疆,天涯海角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据记者了解,刘云明不仅在山水盆景领域有其“微”佳作,在园林界也有他的“大”手笔。他曾参与了上海人民公园、凉城公园的设计改造;在2015年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上,他设计并指挥建造的主题公园小石潭景区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和中国民众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吊装极为困难、颇具中国特色的6500吨假山更给博览会留下精彩浓重的一笔。园林博览会结束,小石潭景区建筑永久保留,广获社会好评,成为武汉市民休闲游览好去处,为城市景观改造贡献了他的一份力量。

宣石 会当凌绝顶

敦煌风砺石 赏梅

萤石 夕映翠山深

宣石 独钓寒江雪

玛瑙石 门泊东吴万里船

宣石 梦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