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选择对了终生伴侣决定了一个人是否会幸福。在我国古代,人的寿命都不长,所以结婚时间都早。汉朝时期,如果女子15岁还不嫁人,政府就会加倍征税,最高加征5倍税收,一直征到女子30岁。所以,汉代女子普遍十三四岁就结婚了。唐朝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子15岁、女子13岁。从宋朝开始,男女的结婚年龄提高了很多,男子20岁结婚是普遍现象。明清两朝,男女的结婚年龄和宋朝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国古代,青年男女受封建传统礼教的制约,不能自主选择结婚对象,甚至结婚之前双方都无法见面,也无法了解对方的品德、性格和爱好。

所以,我国古代流传着不少关于婚嫁方面的俗语,“好女不嫁大马猴,好男不娶红扶桑”,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什么是“大马猴”和“红扶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马猴是一种灵长类猿猴,体型粗壮,尾巴短粗,头又大又长,相貌极其丑陋。《红楼梦》中薛蟠行酒令时说过一句:“女儿愁,绣房蹿出个大马猴”,民间长辈也会用大马猴吓唬小孩儿。所以,大马猴一般指长相难看的人。这句俗语是说,女孩子找对象不应找一个相貌丑陋的男子,古人认为“相由心生”,长得丑的男子心不善,也没福气,这多少有点以貌取人的意思。

虽然古代青年男女在婚嫁前不能见面,但是,双方长辈可以通过相亲了解对方的身材相貌。我们古代有一种面相学,古人认为看一个人的长相,也能大概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到面相学,有人会说,这是封建迷信,但面相学在我国古代很流行,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笃信面相学。所以,女子在相亲时了解男子的长相,同时男子也会观察女子的身材相貌,看女子是否克夫,有没有富贵相,身体是否健康等,已经成为古代相亲时约定俗成的规矩。但是,如果根据一个人的相貌来断定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就太武断了,也没有科学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扶桑”是一种花,又叫“朱槿”,俗称“大红花”。这种花四季常开,开花的时候鲜艳无比,芳香宜人,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观赏性植物。古人常用“红扶桑”比喻外表美艳的女子,并且认为这种长相艳丽的女子是红颜祸水,结婚后可能会不守妇道,红杏出墙。这句俗语告诫男子娶妻不要只看女子的长相,而应更注重女子的心地和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些说法多少都含有迷信的成分。每个人的相貌都是由父母的基因决定的。一个人的相貌主要来自先天遗传,容貌姣好的女子未必就会水性杨花、红杏出墙。在我国古代,受封建礼教和制度的压迫,女性的地位非常低,历史上很多杰出的女性美貌聪慧,能力超群,但是因为身处男权社会中,他们的才学和能力都被忽视和掩盖了,甚至有的女子还被后世污名为红颜祸水,对这些女子来说实在是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