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实践的火热疆场,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但同时,基层也遍布“荆棘事”、“矛盾窝”,年轻干部多在基层墩墩苗,开阔视野、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磨练定力、砥砺心力,才能真正成长为为民服务的好干部。本文有很多精彩表达,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积累。近年来,不少年轻干部走出机关大楼、扎根基层一线。无论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还是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都活跃着他们忙碌的身影。这些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百姓,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本领,通过“下沉”激扬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的干部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只有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才能真正认识基层、熟悉基层,进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少干部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延伸到田间地头,常走乡村小路,常睡农家土炕,常吃农家饭菜,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从推心置腹的交流中捕捉民意,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动真情、办实事、解难题,跟老百姓成了知心朋友。事实证明,干部沉下去,拉近的是感情,转变的是作风,凝聚的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合力。干部究竟是浮在上面还是沉到下面,在解决问题方面的效果往往大为不同。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坐在办公室里是想不出好法子的。只有既“身入”又“心入”,沉到基层听民声、集民智,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才能收获真知灼见,启发工作思路,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 干部下沉,不再是浮在水面的“葫芦”,而是做扎进大地的“根须”,身上就会少一些书卷气息、多一些泥土芳香。这泥土芳香里饱含的浓浓真情,让自己懂得心存感恩、胸怀大爱;这泥土芳香里浸润的辛勤汗水,让自己懂得脚踏实地、拼搏奉献;这泥土芳香里凝练的朴素智慧,让自己懂得俯下身子、虚心学习。到基层去、扎根在泥土中,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奋斗诠释青春,才能体味不一样的人生,收获不一样的成长。“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读懂基层这部厚重的“无字之书”,是每名年轻干部都应做好的必答题。青春之路,始于足下。

积极下沉到基层一线,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与群众汗洒在一起、事干在一起、情融在一起,听到真言、学到真知、领悟真谛,广大年轻干部就能在实践的磨砺中更好守初心、担使命,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让成长的每一步都走得更稳健、更扎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