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云海
历史上极富传奇的伟人有很多。在他们当中,有一个人生前就拥有极大争议,死后却成了超越个人的符号,成为理想、自由、正义的化身,在去世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这个人就是“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1783-1830)。
在迄今众多的关于玻利瓦尔的传记中,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要么是歌功颂德,要么是刻意贬损。毕竟,玻利瓦尔确实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人。领导南美洲6个国家摆脱西班牙300年的殖民统治,向拉丁美洲人传播了启蒙精神,不朽的历史功绩,赋予了他南美洲的乔治·华盛顿的美誉。而与此同时,发动残酷的“殊死战”、屠杀西班牙俘虏,以及行使独裁的权力,等等,则成为他备受诟病的证据,使他成为了批评者笔诛口伐的暴君。
2013年“洛杉矶时报图书奖”传记类得主玛丽·阿拉纳(Marie Arana)的《玻利瓦尔:美洲解放者》,试图摆脱这两种自带情感好恶的倾向,极力塑造一个具有多面性的玻利瓦尔的人物形象。阿拉纳既是作家,也是编辑和记者,目前为美国、西班牙、哥伦比亚的多家知名报社自由撰稿。写作《玻利瓦尔》期间,她利用美国国会图书馆、布朗大学等机构丰富的馆藏原始文献,以小说的写法描述了玻利瓦尔波澜曲折的传奇一生。
玻利瓦尔出生于委内瑞拉富裕的白人贵族之家,一出生就继承了庞大的财产,真正是含着金钥匙出生。这种雄厚的财力和显赫地位,在日后支撑了玻利瓦尔反对殖民者的革命,并多次在失败后帮他化险为夷,以及助他东山再起。而在孩童时期,父母亲的早逝,让年幼的玻利瓦尔自由地释放天性,几乎就是一个不守规矩的野孩子,爱开玩笑,爱搞恶作剧,骄纵任性,成天和庄园里奴隶的孩子打成一片,任谁都管教不了。这一点倒是跟曹操小时候的个性有点相似,俩人自小就具备了枭雄的潜质。当然,如果任由这样骄纵任性下去,长大以后,历史上也将只是多了一个骄奢淫逸的美洲贵族罢了。
书中着重记录了年轻的玻利瓦尔所经历过的几次蜕变。16岁时,在家族老朋友乌斯塔里斯侯爵的悉心安排和教诲下,玻利瓦尔在西班牙接受了贵族式教育。这段时期,他学习西班牙文学、法语和意大利语、启蒙哲学和世界史,贪婪地阅读古典文学和当代欧洲思想著作,并接受击剑训练和学习舞蹈,晚上则与侯爵进行哲学探讨,与显赫的客人交往,或者参加各类社交活动。与此同时,通过与西班牙王室的接触,玻利瓦尔也了解到了西班牙君主制帝国的腐朽衰落。
1803年,20岁的玻利瓦尔刚刚经历了丧偶之痛,变得咄咄逼人、争强好斗、直言不讳,并进行了一次欧洲的疗养之旅。在法国巴黎,他目睹了法国的兴兴向荣,对崛起的拿破仑无比着迷,对西班牙则怀有根深蒂固的仇恨。在意大利罗马,他唤起了孩提时代对于希腊和罗马英雄的崇拜,发誓要解放自己的国家。欧洲的旅行让玻利瓦尔变得判若两人:健壮、精力充沛,因锻炼而恢复了健康,已然成了一个典型的革命者:节制、自律、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渴望改变世界。
而在以后的军旅生涯中,玻利瓦尔则在战火的洗礼中,因一次次的军事失败、部下背叛而清醒,变得更加谨慎、明智和成熟,并逐渐养成了从接二连三的挫折中复原的超凡能力。
可以说,玻利瓦尔的一次次蜕变,有接受贵族教育的结果,也是受到当时社会思想环境的影响。玻利瓦尔成长的青少年时期,正是法国大革命如火如荼发展的年代,卢梭、伏尔泰等思想家的启蒙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传播。青年时期的玻利瓦尔就阅读了大量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在欧洲期间他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这些都促使他日后投身到美洲风起云涌的反殖民斗争中去。
解放美洲的道路并不平坦。从作者的精彩叙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革命形势的波谲云诡。委内瑞拉的解放运动在玻利瓦尔等共和派人士的斗争、殖民者的反扑、野心家的背叛和国内种群的冲突下,共和国几经覆灭,又几度重建。而内战的结果,是19世纪初的美洲大地上军阀林立、杀戮不止。军阀之间几乎没有合作,也没有哪个强人拥有团结革命力量的能力。作者毫不讳言美洲的这段血腥历史,各种令人发指的暴行,读起来都觉得毛骨悚然,但阿拉纳评价道,“这不是魔幻现实主义。这是历史,是真实的。”
相比之下,玻利瓦尔虽然没有牢固的权力和常备军,但是,他在海外建立的声誉,以及人民对他的崇拜,都是其他军阀所不能及的。“没有人拥有他那样的雄辩才华、经过世面的从容、对历史的理解、与对手合作的意愿,以及领导军队并激励其作出更大牺牲的能力”。正是凭借这种超凡的人格魅力,玻利瓦尔得以在屡经失败之后,仍然能够团结起军阀支持他的美洲解放和统一大业。
然而,尽管拥有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建立了世人瞩目的军事成就,但在和平时期,政治能力的不足,却暴露了玻利瓦尔致命的缺陷,令他最终梦碎美洲统一大梦。一部《玻利瓦尔》,充满领导与激情的经验教训。一代伟人,生时富贵,死时落寞,不禁令人唏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