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剃发留辫是满族人的传统习俗,随着满清入关后,清廷更把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之一,不惜喊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

古人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不过到了满清入关,皇家颁布剃发令,很快就引起汉人反抗,甚至还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出现。事实上,在清朝初期,官方的指定发型为“金钱鼠尾辫”,而之所以要求百姓剃发留辫,并非为了好看,背后有其特殊用意。

满族人在入关以前是马背上的民族,平时就以捕鱼狩猎维生,留辫子为的就是方便行事,历史上其他游牧民族例如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都曾留着辫子,只是形式稍有差异而已。

至于剃去头顶前颅部分的头发,也是基于安全考察,因为若是头发留太长就会遮挡视线,当打猎或是骑马奔走时容易和树枝等物纠缠在一起,严重恐直接影响生命安全。于是满族男性才会将前颅头发剃除,至于后颅所留下的长发则扎成辫子,就不担心被风吹散头发而妨碍视线,方便自由行动。

满清统治初期,官方指定的发型为“金钱鼠尾辫”,其辫子比小拇指细,须能穿过铜钱方孔才算合格。至于为何不干脆剃掉?这是因为满族人信奉萨满教,认为头发生长在头的最顶部,和天最为靠近,因此被视为灵魂栖息之地,所以头发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随着和汉人接触甚深后,掌权者也理解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之意,到了清朝中后期,规定便渐渐放宽,头发越留越多,成为影剧作品中熟悉的大辫子形象,如此一来,既不危及生存,也保存了“孝”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