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九人团】(1912-1925)

20世纪初,中国第二次留学热潮兴起,为探求救国救民之道,熊克武、但懋辛等九人早年均留学日本东京,因都是同学、同乡,过往甚密。在辛亥革命与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中,九人如影形随,久而久之,被大家称为九人团。

熊克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熊克武

首领:熊克武

核心成员:但懋辛、李蔚如、喻培康、余际唐、张冲、吴秉均、刘光烈、龙光

结局:1923年,九人团与实业团听从孙中山领导,联合滇黔军,组成“讨贼军”,向吴佩孚支持的杨森展开攻击,大败而归,九人团从此衰落。1925年,到达广东的九人团队伍为蒋介石所忌惮,被桂军和赵派湘军联合围剿,全部瓦解。

【四川实业团】(1909-1920)

1902年四川中西学堂与锦江书院、尊经书院合并,成立四川省城高等学堂。1905年四川通省师范学堂开办。实业团成员主要来自这两所学校学生以及四川教育界同盟会党人。清末民初,这批人投身军政界,成为长衫子军人,占据要津,从而形成了一支不可小瞧的军阀力量。

谢持(左)、张培爵(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持(左)、张培爵(右)

首领:谢持、张培爵

核心人员:石青阳、夏之时、颜德基、卢师谛、黄复生、吕超等

结局:1920年10月,熊克武与刘存厚联合,发动“靖川之战”,将实业团及其盟友滇黔军击败,结束滇黔控制四川的局势,实业团实力受到重创,成员大多去了广州。此后虽然还有些许官员为政,但部队大多被同化。

【四川武备系】(1911-1921)

清四川总督岑春煊于1902年开办“四川武备学堂速成班”,毕业生分配至四川新军,逐渐成为川军中上级军官。辛亥革命后,该校毕业生尹昌衡、胡景伊先后掌握四川大权,更进一步安置和重用武备生,以至武备生几乎控制川军各级领导权,同时设有武备同学会以相联系。为当时川军中唯一的军阀派系。

尹昌衡(左一)、胡景伊(左二)、周道刚(左三)、刘存厚(左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尹昌衡(左一)、胡景伊(左二)、周道刚(左三)、刘存厚(左四

首领:尹昌衡、胡景伊、周道刚、刘存厚

核心成员:顾藏、杨芳毓、彭光烈、王伯乔、周骏、孙兆鸾等

结局: 1918年,罗佩金所领导的川滇黔联军发动“靖国之战”,1918年2月,将武备系赶出四川,随后又与熊克武联合重新入四川,最后与熊克武矛盾突出,1921年,熊克武发动“驱刘之战”,刘存厚于3月下野。

【四川保定系】(1921-1949)

由川军中四川陆军小学、陆军中学、陆军预备学校三校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的军人结成。1921年熊克武发起驱刘之战,邓锡侯、田颂尧、刘文辉三个师战败退保宁,因三人为保定军校同学,又同为刘存厚部下,加上当时同处困境,利害一致,遂结成以邓锡侯为首的保定系。

邓锡侯(左)、田颂尧(中)、刘文辉(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锡侯(左)、田颂尧(中)、刘文辉(右)

首领:邓锡侯、田颂尧、刘文辉

核心成员:费东明、冷寅东、林云根、夏首勋、陈鼎勋、何光烈、陈洪范等

结局:1932年,四川规模最大的“二刘战争”爆发,刘文辉败退西康,只有邓锡侯还有点实力,保定系再无争锋实力,1949年12月,邓锡侯、刘文辉等起义,回归解放军。

【四川军官系】(1927-1931)

1912年3月13日,四川都督尹昌衡开办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将原四川陆军小学堂第四、五期学生全部转入为四川陆军军官学堂。为了在军阀角逐中,立于有利地位,四川军官学堂的毕业生往往以同学相号召,互相联系,彼此照应,初步形成军官系。1927年,军官生李家钰由川军第一师师长升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驻遂宁,占据乐至、安岳、简阳等七县建立了自己的防区,时号“遂宁王”。1927年,罗泽洲被委任为28军第十一师师长,驻顺庆,占据广安、蓬安、营山等7县,拥兵自重,称“顺庆王”。

罗泽洲(左)、李家钰(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泽洲(左)、李家钰(右)

首领:李家钰、罗泽洲

结局:1928年至1929年,八部同盟与刘湘、刘文辉开展“川东之战”,战败,实力大减,丢失底盘,1930年11月,罗部下哗变,1931年2月,“北道之战”,顺庆被占领,只得依附刘湘的速成系,后在抗日中败亡。

【四川速成系】(1918-1935)

为了建设新军,1906年川督锡良开办四川陆军弁目队。1907年川督赵尔巽开办四川陆军速成学堂。速成系的构成:一是四川陆军弁目队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的学生,称为老速成;一是四川军官速成学堂的学生,称为新速成。此外,还包括与他们有师生关系的军人,大多是在驱刘之战中崭露头角。

刘湘(左)、杨森(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湘(左)、杨森(右)

首领:刘湘、杨森

核心成员:王陵基(力挺北洋)、潘文华、孙震、王缵绪、唐式遵、张斯可等

结局:1935年5月,因围剿红军,蒋介石入川分化刘湘的力量,1937年抗战爆发,川军出川抗战,军团逐渐被蒋介石分割。

【四川地方军阀】(1917-1930)

1917年11月21日,赖心辉被北洋政府授予三等文虎章,1918年1月授陆军少将衔。不久又被刘存厚委任为川北边防军总司令,赖乘机扩大部队,占据了绵阳、梓潼、罗江和北川等县作为防地。

1918年1月,刘存厚被北洋政府任命为四川督军兼国防军第21师师长,刘成勋成为下属之22混成旅旅长,但不久云南都督唐继尧发起靖国之战,刘存厚被打败退往陕南,刘成勋留在川中观望局势,不久被四川靖国军司令熊克武委任为川军第四师师长,驻新津。

赖心辉(左)、刘成勋(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心辉(左)、刘成勋(右)

首领:赖心辉、刘成勋(双方为亲家)

核心成员:陈国栋、张英、罗启疆、向成杰、张成孝等

结局:1926年,刘成勋投靠国民政府,1927年,作为盟友的刘文辉突然对其进攻,刘成勋部队瓦解。

1929年,赖心辉加入八部同盟被刘文辉击败,投靠贵州,周西成死后,被毛光翔赶出贵州,随后又被刘湘围剿,1930年被国民政府调去剿共,途中被陈诚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