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悦有了新工作》不仅讲了生与死,它还在生死之间,讲述年轻人的成长。赵三悦从一名95后“躺平青年“,到对新工作的陌生和未知,再到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并努力生活,她治愈了自己也治愈了观众。

出品 | 博客天下大文娱报道组

作者 | 高尔尔

编辑 | 丁宇

赵三悦与生父见的最后一面,是在殡仪馆的遗体操作台上。作为遗体化妆师,赵三悦亲手为父亲遮盖住了脸上因患艾滋病而生长出的皮疹,送他体面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

虽然一直到全剧结束,赵三悦(周依然饰)都没有告诉任何人,她到底有没有和这个年轻时抛弃妻女、重病后落叶归根的生父和解,但在为他整理遗容时,赵三悦的记忆突然跳到了小时候父亲为她扎辫子的瞬间,那是她童年里为数不多的幸福时光。

上周,B站出品的剧集《三悦有了新工作》迎来大结局,收官时豆瓣评分8.4分,比开分时还提高了0.1。这是一部直面死亡的剧集,播出期间“刀”了观众很多次。女主角赵三悦找到的新工作是在殡仪馆担任遗容化妆师,意味着剧中每个鲜活的角色,都有可能在下一集成为赵三悦的“客户”,观众只能亲眼看着生命力在他们的身上急速消退,最终躺在殡仪馆冰冷的操作台上。

豆瓣评分

但《三悦有了新工作》不仅讲了生与死,它还在生死之间,讲述年轻人的成长。赵三悦从一名95后“躺平青年“,到对新工作的陌生和未知,再到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并努力生活,她治愈了自己也治愈了观众。

在她的见证下,身边的群像故事也变得丰满。拍殡仪馆纪录片的年轻导演秦伟(孙宁饰)、有着两个大酒窝的高馆长(刘钧饰)、想要成为宇航员的小斌(张一开饰)……他们都留给观众一个充满温情和希望的结局。即使现实可能更残酷,不会像剧中“大团圆结局”这样完美,但《三悦有了新工作》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生离死别都太过沉重,屏幕内外的人都渴望喘口气,就像三悦的那句台词——“活着还是不错的”。

除此之外,《三悦有了新工作》再次拓展了国产影视作品内容。丧葬行业成为职场剧的一个种类,在内容上也更为直接和大胆,死亡和别离,似乎不再是讳莫如深的存在。今年,电影市场有《人生大事》“救市”,后有《三悦有了新工作》成为同期最高口碑之作。合力之下,丧葬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国内开始有了大众意义上的影响力。

赵三悦为生父整理遗容

克制的叙事风格

克制的叙事风格

在《三悦有了新工作》中,赵三悦从躺在床上啃老,到去殡仪馆打工的过程,是充满戏剧性的过程。

大学毕业后,赵三悦就失业了。她在话剧团勤勤恳恳地实习,最终还是没能转正,索性就在家里做起了“躺平青年”。

剧集开头就是她抱着手机躺在床上哈哈大笑,妈妈(张棪琰饰)喊她吃饭她也不愿意动,床边上还摆着没扔的泡面桶。看到这,观众已经能预知到,一场母女大战就要爆发了。

母女关系本来就不好,两个人又都是“火药桶”的性子,吵起架来都很极端。心灰意冷的赵三悦想跳楼,恰好遇见了做殡葬生意的大姨,被大姨带到了她工作的地方,让赵三悦目睹了一场真正的死亡。

体贴的大姨还给赵三悦介绍了一份工作,去了以后赵三悦才发现工作地点是在殡仪馆,她的领导是大姨的初恋男友,年轻时因为大姨劈腿而分手了。但是赵三悦一口答应了这份工作。没有别的原因,完全是因为妈妈是开婚纱店的,她就想和妈妈对着干。

殡仪馆的馆长,是三悦大姨的前男友

就在这充满喜剧又略带点狗血的过程里,赵三悦开始和殡仪馆产生了连接,也奠定了这部剧的风格——虽然讲述的是六尺之下的题材,但并不是通过沉重或上价值的方式来完成故事的讲述,它是冷静、克制的,叙事风格像是一杯温和的白开水,从女主到整个故事体系都反矫情。

在刻画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时,《三悦有了新工作》进行了很生活化的表达。有一场打动很多人的戏,养父母和生父母同时出现在了女孩的葬礼上,养父母低头沉默着,看不出情绪起伏,曾抛弃了女孩的生父母却悲怮大哭。直到时辰已到,即将合棺火化,生母扑向了女孩的棺材表达自己的不舍时,养母才大声哭出来,紧紧扯着女孩的生母说:“你放手,不要耽误我女儿下葬。”

它洞穿了“人在真正悲伤时是无法大声哭号出来的”情绪,用简单几个镜头和在平静中爆发的悲伤,让观众感受到了失去至亲之痛。

它也并不歌颂人的伟大,在罗大淼(梁靖康饰)找到小斌的父亲希望他能捐出小斌的器官时,小斌父亲愤怒到了极点,强忍着不挥出拳头,他并不关心小斌的器官能救治多少人,他只知道自己的儿子还躺在那,他只想让他活下去。到最后,也是为了满足小斌“做勇敢的人”的心愿,他才在协议上签了字。

三悦扮成宇航员完成小斌的愿望

还有把房产证绑在自己身上,直到火化前才被殡仪馆工作人员发现的老人;在死后选择裸露出自己的遗体,以自己的伤疤讲述历史的慰安妇;在胎儿即将足月时脑出血的孕妇……让观众看到了死亡背后的人生百态。

剧中对三悦、周娅男(鄂靖文饰)、梁格格(康可人饰)、师傅刘清明(杨新鸣饰)、小四川(刘巴特尔)等殡葬行业从业者的塑造,都不是扁平化的。三悦受不了每天面对死亡而跑回妈妈的婚纱店给活人化妆,小四川总是念叨着“明天我就辞职”,但是也还在勤勤恳恳的干活儿,他们都为“殡葬人”平添了几分真实的气息。

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世俗对死亡的偏见,就更具说服力。比如三悦在找房子时连连受挫,没人愿意租给她,打车时定位在殡仪馆总被司机取消,去婚礼现场差点被人打等情节, 都让观众在被逗笑的同时涌上一股心酸。

就像是在听身旁人娓娓道来一个故事,它没有激昂的情绪表露,没有价值观的宣扬,只是以平视的态度去塑造殡葬行业,以克制的笔触去面对生死。

死亡和成长

死亡和成长

《三悦有了新工作》不只讲生与死,它还在生死之间,讲述年轻人的成长。

赵三悦身上就同时存在着几种冲突,她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处理不好母女关系,不接受妈妈“养着个小白脸”,是个莽撞又拧巴的人。这些年来,妈妈把对赵三悦生父的气和恨,都撒在了她身上,她不知道自己是在被期待中来到这个世界,还是自己的出生给妈妈的人生带来了不幸。

这些问题,在前二十几年的人生里,赵三悦都没能从活人身上找到答案,直到她开始接近死亡。观众能明显感受到,作为遗体化妆师,赵三悦变得更坚强了,她从那个看到遗体会忍不住呕吐的新人,成长为了能独自送往生者离开的成熟殡葬人。但作为女儿、亲人和朋友,赵三悦却柔软下来了,她不再浑身是刺了。

三悦在工作中获得了成长

刚刚到殡仪馆时,面对娅男姐和格格的劝告,赵三悦冷冷地说了一句:“我不撒谎。”但后来,她骗了小斌,告诉他自己是宇航员,骗了师父,称他儿子的航班只是延迟了,也骗了妈妈,告诉她父亲是得了胃癌而去世。

她不再永远昂着骄傲的头了,开始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懂得了体谅。这也是赵三悦家庭关系发生转变的关键。这些变化似乎在告诉观众,当一个人不再一味指望着世界主动理解她时,才是她被理解的开始。

赵三悦和罗大淼的爱情,透露出了成熟又莽撞的感情观。赵三悦很勇敢,她可以冲进罗大淼的办公室,闭着眼一口气说出表白的话,也可以在没有得到明确答复后直接拉黑罗大淼,告诉他“我从不和自己喜欢的人做朋友”。罗大淼会真诚地和三悦说:“我不确定自己是分手后的空虚还是真的喜欢你,需要考虑考虑。”又在看清楚自己的心后,把三悦向他表白的话完完整整地大喊一遍。

在大多数国产剧中,女主都必须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开篇是小白,结局成总裁”的情节随处可见。但赵三悦不是,她的成长完全是精神层面的,物质上的唯一改变,就是工资从实习期的4500,变成了转正后的6800元。这样贴近生活的刻画,远比“毕业两年上海买房”等爽文情节更能触碰到观众的内心。

剧中的配角们也是一个个故事主体,通过群像的塑造,对社会议题有着大量的呈现和表达。导演李漠擅长通过群像展现主题,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其实我一直不满足于拍摄单线人物或者双线人物这样的传统剧集的故事结构。所以当我看到剧本的时候,这部戏的群像设置,用主人公的视角串联起一系列人物的生死离别悲欢离合,特别打动我。”

《三悦有了新工作》某种程度上延续了导演李漠在《我在他乡挺好的》时的风格,通过丰满的群像描写,赋予剧集更广泛的社会性话题。

师父刘清明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他已经忘了早在2014年儿子所乘坐的航班就失联了,每年春节,他都会端上一盘饺子站在接机大厅,去等他永远都等不到的儿子。后来,娅男发现师父可能是铬金属中毒,将他膝盖里的铬金属取了出来,师父才恢复了记忆,最后决定和有着同样遭遇的阿姨开着房车,去天涯海角,寻找他们的孩子。

三悦的师傅刘清明是殡仪馆的整容专家

娅男因为渴望爱情,陷入了杀猪盘,她愣是一直演戏,把骗子骗回了国内,联系警察将他绳之以法。当然,她的感情也有了新的归宿,她和陈法医结束了感情的拉扯,决定携手步入婚姻。

格格的内心有一块伤疤,小时候钢琴老师对她进行过猥亵,但她放下了心中的恐惧和阴影,再一次站上了舞台;早年丧子的小斌父母,收到了感谢信,小斌捐赠的器官让很多个孩子活了下来,小斌的生命以这种方式得到了延;高馆长和陶主任是丁克;秦伟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

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命运,这让《三悦有了新工作》在死亡之外,与现实世界建立起了更多的连接。这些关于殡葬人的故事,让《三悦有了新工作》构筑起了一个小社会,让人们透过死亡,看到生命的力量。

国产殡葬题材的拓展

国产殡葬题材的拓展

赵三悦在和罗大淼坦白自己的工作是遗体化妆师时,罗大淼笑着说:“明白了,我是生的守门员,你是死的摆渡人。”对这个整天与逝者打交道的行业,做出了浪漫而温柔的解读。

在这位曾给癌症患者注入吗啡希望他能少些痛苦离去,而被家属起诉上法庭的医生眼中,遗体化妆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他亲眼看到过很多被癌症折磨得生不如死的病人,经历过很多次和死神抢人却败下阵来的时刻,所以他懂得能体面离开,是一件多么珍贵的事情。

赵三悦的妈妈不懂,她倒不是打心眼里觉得殡葬行业晦气,只是她眼看着自己的亲姐姐做了一辈子的殡葬生意,落得个孤孤单单的结局,不想让女儿也过这样的人生。

三悦的妈妈最终认可了她的工作

赵三悦的妈妈是生活中很多人的缩影,他们对死亡后的世界有着温柔的想象,希望已故者的灵魂并未消失,但却对生与死的中转站讳莫如深,唯恐避之不及。这份矛盾的情感,也是中国殡葬文化的一个侧写。

所以这些年来,国产影视剧谈论过去,谈论未来,谈论人类的情感和宇宙的浩瀚,却几乎没有作品真正地谈论死亡。

2011年,高希希拍摄了一部以平民视角展现中国入殓师生存状态的电视剧,名为《天下人家》,这是中国第一部以殡葬为题材的电视剧。但这部剧在当年没能顺利上星,只在市级电视台播出过,直到今年才上了视频网站。

虽然在日韩地区,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已经比较成熟了,早几年就推出了《入殓师》《非自然死亡》《遗物整理师》等代表作品,在国内也引发了一定的反响。但作为外来文化,其影响力终究是有限的,今年6月《人生大事》的出现,才算真正在大众意义上开了国内殡葬题材影视作品的先河。

《人生大事》海报

《人生大事》和《三悦有了新工作》在故事背景和叙事风格上,有着强烈的差异,但它们的内核却存在着相通之处。最直观的一点是,它们都在轻松中穿插着沉重,让观众在哭笑之间,开始重新审视死亡的意义,产生对殡葬行业摆脱误解的勇气和契机。

从内容上看,国产殡葬题材的影视剧还有很大的创作空间,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丧葬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庞大殡葬行业里,除了殡葬师莫三妹和遗体化妆师赵三悦外,还有很多重身份可以切入。比如即将在岁末上映的电影《保你平安》,就是以墓地销售的身份展开故事,胡歌在《不虚此行》中,也将饰演一位以撰写悼词为谋生手段的人。

在《三悦有了新工作》里,大姨曾告诉三悦,“沿着这条黑黑的巷子一直走,没有灯,也看不到尽头,这就是死”。三悦自己也疑惑过,“人间就是公园,人来人往,一波又一波,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带来,走的时候也什么都带不走,那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但后来,三悦却在小斌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告诉他,“买好票坐上摩天轮,在最高点看过最美的风景后慢慢降下去,和风景以及一起看过风景的人告别,然后再把位置让给其他人,这就是死亡。”

对三悦来说,死亡似乎不再是难以启齿的存在了。对观众来说,同样如此。

“可能死亡不是什么都没有呢?可能是另一种开始,可能什么也带不走,但总会留下点什么,哪怕是一朵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