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在房地产“降杠杆”这件事上,一直是很纠结的。

比如从去年开始,地方城投就闪耀在土拍的舞台上。这种现象在今年尤为明显。

其主要原因是,一面是萎靡不振的楼市,一面是因为口罩产生的财政缺口。

地方不得不通过城投公司,间接弥补财政缺口。

一方面是托底土地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城投公司的口获得“债务”资金,用于地方的日常开销。

说白一点,就是城投公司举牌地块,再通过土地质押或者其它形式获得银行授信,通过土地出让金的形式转移到地方。

由于城投公司优质的授信背景,不仅能获得低廉的资金。同时,也可以和地方进行一场“有计划”的演出。

“出让的地块不开发”

“待有合适的买家时,再通过转让的形式,出售给民营企业”。

在上一轮的“稳市场”中,城投公司就参与过这样的操作。

有一些民营企业,也借着“城投公司”的土地,获得第一桶金。

但这有一个前提,土地价格是不断上涨的。

不管是地方、城投、银行,或者是实际开发民企,都能在不断溢价的土地中获得利润。

最终的成本由消费者买单。

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房地产已经完成阶段性的历史使命。从政策面来说,不太可能再将“房地产”作为刺激的手段,毕竟,好不容易从“房地产”解套,再入局,那就是瞎折腾一场了。

而从上头来看,城投托底土拍的操作,也导致城投公司的债务达到了危险的红线,这样的操作,也势必要被叫停。

10月14日,相关部门也终于发布:

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

就是说——未来城投公司拿地将受到限制,城投给地方土地财政托底的现象结束。

尽管从短期来说,地方的财政收入势必减少。

但这样一来,市场的供需关系就会发生变化,民企开发商个个都在EMO中,拿地不可能的,城投又退出了群聊,只剩下央企一支独大。

地方的土地,贱卖是不可能的。

只能是不卖,或者少卖了。供给量整体减少,肯定是有利于稳定房价,然后再反过来刺激土地供应,提高卖地收入。

但是,少了卖地收入,地方如何度过这个“寒冬”。

是一件要思考的事情。

所以,地方的人员,肯定是要过苦日子的。熬过了“寒冬”,地方的房价也将获得回升。而熬不过“寒冬”的地方,也势必在“财政力量”和“楼市”两个领域活得“双双狼狈”。

成为“失落的城市”。

从一个城市界面来看,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实现“基建落地”的板块。

也将成为被“裁”的对象。

毕竟,裁掉“试用期”板块,是成本最低的模式。

但是,我们也不能太绝对。

如果核心地块的优化成本太高,地方势必会采取“转移阵地”的模式。

比如,跌了70%的腾讯,今年就喜欢裁掉“高薪”的清北,再重新招“高性价”的清北。

不用太纠结。

不是市场发生了变化,只是价值得到了回归。

地产是如此,人才,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