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大部分小说中,主角的命都非常好。即便刚开始很落魄,作者也会给他安排一个非常厉害的师傅,而且还有“金手指”。别人百年不遇的天才地宝,到主角这里,就像街边的大白菜一样随意挑选。高阶的功法,也总在那里等着他。还有一群实力不弱的江湖高手,愿意奉他为主。因此这种“爽文”,总是看得人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成了主角。但现实生活中,真有这么命好的人么?事实上还真有,而且他一生几乎没遇到坎坷。他就是孔子第77代孙孔德成。

衍圣公的由来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不仅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而且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被誉为“万世师表”。他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在中国及海外发挥作用。鉴于孔子儒家思想的伟大,从汉朝开始,朝廷就对孔子进行了追封。而孔子的后人,也享受到了他带来的福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封孔子的第8代孙孔腾为奉祀君,从此孔子嫡系长孙便有了世袭的爵位。之后的千年时间里,爵位的名称屡有变化,直到宋至和二年(1055年),被确立为我们后世熟知的“衍圣公”。期间曾一度改为奉圣公,但后来又改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0年2月23日,孔府上下一派紧张之色。就连北洋政府的山东省长屈映光都亲临孔府,并派军队包围了府邸,各处设岗,防卫之严密,让人怀疑这里不久后将迎来一场大战。但随着一阵婴儿的啼哭,打破了这紧张的气氛。屋里的产婆高喊:“生了,生了!小圣人出生了!”原来,是孔子第77代嫡孙降世,后来孔家为这个孩子取名为孔德成

孔德成降生

有人可能会感到好奇:“至于么?虽然孔家是中国传承两千多年的世家,但一个孩子出生,值得这般兴师动众吗?”实际上还并非这些人小题大做,而是孔德成的出生,关乎着“衍圣公”一脉能否传承下去,由不得他们忽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德成的父亲孔令贻是第30代衍圣公,他的原配孙氏未生育就去世了,妾丰氏,也无所出。续弦陶文谱生了一子,却不幸夭折。孔令贻中年无子,十分心忧,便将陶夫人的贴身丫鬟王宝翠收为侧室。王宝翠先后为孔令贻生下两个女儿,在怀上第三胎时,孔令贻却因为岳父处理丧事染上重疾,很快便在北京撒手人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令贻在临终前口述致书给当时的逊帝溥仪和大总统徐世昌:“令贻年近五旬,尚无子嗣。幸今年侧室王氏怀孕,现已五月有余,倘可生男,自当嗣为衍圣公。”所以王氏肚子里这一胎非常关键,在她生产当天,徐世昌特地派北洋军队包围了产房,以防止有人偷换婴儿,或让王氏出现意外。当时的山东省长屈映光与颜、曾、孟三氏的奉祀官,也同时在场监督。

孔府上下门户齐开,就连只有喜庆大典、迎接圣旨和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才开的重光门也不例外。结果王氏难产,有人又建议再开只有皇帝出巡或是祭孔时才能打开的曲阜正南门。陶氏依言派人打开正南门,并将一块写有“鲁班高八丈”的木牌挂在后堂楼的角门上,以抬高地势,孔德成才顺利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孔德成令人四处敲锣十三下,通报小公爷的诞生。同时曲阜全城燃放烟花爆竹,来庆贺这一盛事。北洋政府也派人鸣炮十三响,以志圣裔不辍之庆。孔德成满百日后,孔府就收到了北洋政府徐世昌大总统令,孔德成袭封三十一代衍圣公。

一生荣华的孔德成

自幼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孔德成,身上也肩负着自己的使命。从3岁开始,就要出席孔子的祭祀仪式,5岁时成为主祭,10岁时已经可以完整地走完一整套流程。嫡母陶氏为了培养他,特地为他在孔府建了一座私塾,请我国著名教育家吴伯箫教他英文,著名古琴大师詹澄秋教他古琴,书法和国学则师从庄陔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孔德成5岁时,已经是明德中学的荣誉校长。尽管他当时啥也不懂,但架不住人家地位高。与孔德成来往的,也是各界名流,所以他小小年纪,就少年老成。1930年嫡母陶氏去世后,10岁的他更是成为孔家名符其实的“掌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认为民国不应该出现“爵位”这样的封建残余,将衍圣公这一称呼改为了“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所以孔德成是最后一代衍圣公。抗日战争前夕,日本屡次派人前往曲阜邀请孔德成前往日本参加日本孔庙落成典礼,但孔德成坚决拒绝,不失文人风骨。抗战开始后,孔德成也在武汉发表抗日宣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撤往台湾后,孔德成在其邀请下也迁往台湾生活。在那里,他复建台北家庙,倡导儒学。对于孔子儒家思想在台湾的传播,起到巨大的作用。而他作为奉祀官,在台也享有优厚的待遇,月薪17-18万新台币。之后,他在台大任教五十年,一直兢兢业业,直到2008年10月20日才去世,享年88岁。孔德成一生的际遇,恐怕就连小说主角都要羡慕和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