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王朝军队连战皆败。清王朝所指靠的“湘淮精锐”从此衰落。清王朝统治者认为:日军是专用西法取胜,因而乞灵于西法练兵。同年秋,清政府编练10营洋枪队。先驻马厂,后屯小站,号“定武军”,是为编练新军之始。

光绪二十八(1902)年,岑春煊署四川总督,从山西赴四川上任,带2旗山西常备军和150名卫队。入川后,编成4个营,这是四川编练新军之始。为训练新军人员,岑春煊在成都开办四川武备学堂,尹昌衡、刘存厚、刘成勋、周骏、王陵基等学生后成为川军的重要将领。光绪三十二(1906)年,四川武备学堂办了三期停办,改设四川陆军小学堂。陆小共办了五期,每期100人。邓锡侯、田颂尧、孙震、刘文辉等,都是陆小学生,日后也成为川军重要将领。在开办军事学堂的同时,还选派胡景伊、周道刚、张毅、徐孝刚等6人,赴日本士官学堂学习。1904年,又选送尹昌衡、刘存厚、周骏等10人赴日学习军事。以后,可自费留学,去日本学军事的人增多。

岑春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岑春煊

光绪二十九(1903)年,清政府成立总练兵处,从这时起,编练新军的方式推向全国各地。同年,锡良接任四川总督,重新筹练新军。光绪三十一(1905年)年,四川编成常备军6营,工程队1营。翌年扩编为10营,凑成1协。

光绪三十二(1906)年,清政府成立陆军部,新军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翌年,陆军部奏定《全国陆军36镇按省分配限年编成办法》。新军的发展,进入全国普练时期。当时,省编练1镇,因四川是大省,又控驭康藏地区,按规定编成第16,17,18等3个镇。而四川仅编成1协,称陆军第33混成协,由袁世凯的干将陈宦任协统。

为加快培养新军骨干,光绪三十四年(1908),开办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宣统二年01910),在成都又开办四川讲武堂。

赵尔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尔丰

宣统三年(1911)春,四川总督赵尔丰着手组建新军第17镇,部队序列如下:

第17镇统制朱庆澜辖第33协,协统施存志,第65标,标统周骏,第66标,标统叶荃;第34协,协统陈德麟,第67标,标统孙绍基,第68标,标统王铸人;骑兵标,标统蒋隆棻,炮兵标,标统陈桄,工兵营、辐重营。

四川新军的编练和军事学校的开办以及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军事,奠定编练四川新军的基础,也为民初川军的组建创造了条件。

除新军第17镇外,川省内还有巡防军63个营,分驻各府、州、县和川边。巡防军3个营至10个营,设1个统领。民国后,巡防军一部改编为陆军,一部改称汉军,有20余营、约7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