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武钟谦带孩子回扬州。她哭着对朱自清说:“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见?”一个月后,她离世,朱自清痛不欲生,还发誓终生不娶。一年后,好友为朱自清说媒,他却对那女人一见钟情。
武钟谦,是朱自清的结发妻子,和朱自清同岁。1912年,两人在双方父母的安排下结婚。
武钟谦虽然不是阔小姐,但是扬州名医武威三的独生女,从小娇生惯养,无忧无虑,所以养成了爱笑的性格,朱自清也特别喜欢看她笑。
嫁给朱自清后,武钟谦收敛了之前的任性和娇气,把心思都放在孩子和丈夫身上,整天忙里忙外的。虽然很辛苦,但她从不抱怨,即使生孩子,在床上躺几天就下床干活。
可以说,武钟谦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
1917年,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升了官,被调到徐州,担任徐州榷运局长。一个人在外地当官,朱鸿钧难免感到空虚寂寞,于是偷偷娶了一房姨太太。
潘姓姨太太知道此事后,一怒之下跑到徐州大闹。这一闹,直接把朱鸿钧辛苦大半辈子的官职给闹掉了。朱鸿钧没了工作后,家里也没了收入来源。
朱家的生活开始靠典当度日,家中氛围变得压抑,朱鸿钧脾气也变得非常暴躁,家人之间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吵闹。
在这种环境下,武钟谦偶尔笑一下,便会招来朱鸿钧的冷嘲热讽。
这一年冬天,朱自清的奶奶病逝,父子
办完丧事后,一起同行到浦口火车站。分手时,朱鸿钧给儿子买了橘子。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很感人,它就取材于这里。
按理说,朱自清母亲应该是喜欢这个亲选的儿媳。但旧式家庭妇女见识少,她觉得家境败落,亲人离世,都是因为媳妇爱笑的原因。
爱笑的性格,遭到公婆的嫌弃后,武钟谦越来越不敢笑,越来越沉默寡言,经常独自落泪。
当时,朱自清在北大求学。这些事,她从不对朱自清讲,她不希望朱自清分心。
后来,朱自清发现武钟谦脸上没有往日的笑容,整天愁眉苦脸,追问之下才知道原因。于是,他发奋读书,决定提前一年毕业。
1920年,毕业后,朱自清就去台州教书,把武钟谦和孩子都接到身边。
这段时光,武钟谦很幸福,不需要看公婆的脸色生活,她又恢复到以前爱笑的性子。
每天早上,朱自清上班,她微笑着送至大门口。家里来客人时,她也是笑脸相迎,热情招待。空余时间,就是烧饭、洗衣、纳鞋底、带孩子,把小家料理得很温馨。
看到儿子带着妻儿在外面组织小家庭,朱鸿钧感到十分气愤,觉得儿子把他丢下,这让他很没面子。
于是,朱鸿钧凭借着和校长的私交,开始干涉朱自清的教学工作,想让朱自清回到家里。
朱自清一气之下,辞职了,然后跑到外地任教。
这下,父子两关系很紧张。朱鸿钧还扬言,不准朱自清一家人进朱家大门,而朱自清也很硬气,表示不会再回家,父子从此失和。
朱鸿钧虽然表面上不和儿子来往,但经常以惦记孙子的名义,和儿子有书信来往。
1924年,朱自清为了生计,奔波在温州和宁波两地,而武钟谦就在照顾孩子和婆婆。武钟谦是良母,更是贤妻。
当时,温州发生战乱,朱自清不在身边,武钟谦便领着一家老小四处避难,而且还随身带着朱自清一箱箱沉重的书。没有人员伤亡,没有书籍损失。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朱自清觉得一家老小,全靠妻子一人,真是非常不易,他内心感到对不起妻子。
1928年底,武钟谦生下了小六儿。因为长期日夜操劳,她瘦得皮包骨头,还天天发烧。一开始,她以为是痢疾,没有放在心上,也瞒着朱自清不让他分心,一直在坚持劳作。
时间久了,朱自清发现妻子的异常,便带她到医院检查。
这一检查,竟然发现武钟谦肺部烂了一个大窟窿,医生劝她去西山静养,可她丢不下孩子,又舍不得花钱,身体越来越差了。
1929年10月,武钟谦带着孩子们回扬州。与朱自清分别前,武钟谦哭着说:“还不知能不能再见?”回扬州一个月后,武钟谦就离世了,朱自清知道后,感到痛不欲生。
武钟谦离世三年后,朱自清写下《给亡妇》,尽情宣泄对妻子的爱和思念。
为了照顾6个孩子,朱自清决定放弃事业,好友叶公超不希望朱自清浪费才华,便打算为他说媒。
相亲对象26岁,叫陈竹隐,是齐白石的学徒。
朱自清初次见面,就对她一见钟情。但陈竹隐没同意,因为她不愿意给6个孩子当后妈。
朱自清不放弃,为抱得美人归,他写了71封情书。最后,陈竹隐被朱自清的真情打动。
1931年,两人在上海结婚。这一年,朱自清33岁,陈竹影28岁。
陈竹隐是个好继母,对6个继子视如己出。而朱自清也很幸运,娶的两任妻子都是好女人。
只是很遗憾,武钟谦走得太早了。她去世时,年仅31岁。
武钟谦是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心中永远装着丈夫和孩子,唯独没有自己。
若她能多爱自己一点,会不会就不会得病去世。女人作为妻子和妈妈,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家庭。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