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甘旭扬)

在“三国时代”,有两位命运相似,结局却很不相同的将领,那就是于禁和黄权。

纵观于禁的一生,用“高开低走”四个字来形容可谓是恰如其分——四十年来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五子良将”之一,但是最后却晚节不保,在关羽“水淹七军”时举手投降,差一点让关羽攻克襄樊、席卷中原。

后来,吕蒙“白衣渡江”,关羽“大意失荆州”,由于当时曹魏和东吴的“秘密联盟”已经人尽皆知,于禁被孙权从牢里捞了出来,好生款待了一番后送回了当时的魏文帝曹丕那里。

可是,“重获自由”的于禁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已经从“五子良将”沦为了“过街老鼠”,是个人只要骂他那就是妥妥的“政治正确”。

而且一开始骂他的,不是曹魏,而是当时做了曹魏小弟的东吴臣子。

有一次,于禁和孙权骑马出行,孙权的马仔虞翻见二人并排,十分不满,大骂于禁只是个变了节的俘虏,有什么资格与我们英明神武的主公孙权并排?更手持马鞭,要鞭挞于禁,孙权立刻喝止,毕竟于禁在地位上仍然是曹魏的侯爵将军,这么做太过分了,但心里是暗爽的。

随后,孙权在楼船与群臣宴饮,抑郁不乐的于禁听到乐曲,伤心流泪,这时候,贱人虞翻又指责于禁是在装可怜。

这一回,就连孙权都不阻止虞翻了,尴尬的于禁反而不得不称赞虞翻骂自己是“忠义”的行为。

我们可以想象——于禁当时受到了何等的屈辱!

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送于禁回魏国。于禁回国后,依然受尽了人们的嘲笑与唾骂,晚景凄凉的于禁须发皆白、形容憔悴,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到后,极其羞耻、惭愧,不久就得病死去。

哪怕于禁死了,曹丕都不打算放过他,给了他一个“厉侯”的恶谥,而且没有后人替于禁翻案。

然而,同样是“降将”,黄权的待遇和于禁相比却是天上地下。

为了给关羽报仇,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时任镇北将军的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防范曹魏偷袭。可是,后来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并截断了黄权回蜀的道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黄权不忍手下的将士陪自己殉葬,又耻于投降东吴,于是率部投降了曹魏。

要知道,相比于和东吴的分分合合,蜀汉和曹魏的关系那是“只分不合”,正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可黄权却投降了“汉贼”,在蜀汉的臣子看来,绝对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因此,有人向刘备建议——杀了黄权的全家,让这个混蛋尝一尝背叛的后果!

可是刘备没有这么做,他理解黄权的苦衷,更知道不能让一个人做出违反自己人性的选择,“降魏不降吴”,已经是黄权能做到的最大的地步了。所以,自始至终,刘备都善待黄权的家人。

在魏国,曹丕很赏识黄权,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此时,从蜀国投降的人中有人说——刘备已经诛杀了黄权的家人。

黄权知道这不是真的,于是对曹丕说:“我与刘备、诸葛亮推心置腹,相知甚深,这件事的真假还需要证实,请等待之后的答案。”没有立即发丧,后来得到确切消息,果然和他判断的一样。

后来,黄权在曹魏做到了车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这样的高官,开府仪同三司,黄权留在蜀中的儿子黄崇,也官至尚书郎,邓艾伐蜀之时,黄崇以身殉国。

为什么同样是投降,于禁受尽屈辱,可黄权却得到了曹魏、蜀汉双方的礼遇,且位极人臣呢?因为于禁的投降导致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当时曹操除了近卫部队外最后一支机动兵团全军覆没,形势极其严峻,于禁上有愧于曹操,下也未能保全士卒。如果不是蜀汉一贯优待俘虏,从不搞曹操式的坑杀降卒,否则于禁的罪将会更大。

黄权则不同,他没有投奔东吴,是不想助纣为虐,反过来打刘备。而投奔魏国,则是在回蜀道路阻隔后,孤立无援,为了保全部下做出的无奈之举,因此得到了刘备和曹丕双方的理解。

此外,站在曹丕的角度,他虐待于禁,可以震慑臣子,警告他们不能像于禁一样对曹家不忠;而他厚待黄权,则是在笼络蜀汉的人心,企图让更多的人加入自己的阵营。

而刘备能够宽恕黄权,确实是难能可贵,毕竟无论是降魏还是降吴,本质上还是变节。但刘备能够出于一个正常人的同理心,理解黄权的遭遇,充分体现了他标榜的“仁义”绝不是嘴上说说的。

裴松之就汉武帝刘彻与之相比,汉武帝固然雄才大略,却也是个猜忌残忍、冷酷无情的主儿,部将李陵被匈奴包围,面对敌人绝对优势兵力,他战至血染征袍、弹尽粮绝,不得已才投降。可汉武帝根本不管这些,果断族灭了李陵全家!太史公司马迁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却枉作杖马之鸣,被汉武帝锻炼下狱,最后摘了铃铛。

人与人相比,差距就是那么大。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都有情非得已之时。在坚持正义的前提下,一定要多存仁心,多为别人考虑,心怀宽容、心存忠恕,不能因为别人的缺点和弱点就大发雷霆、动辄得咎。因为——你在宽容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宽容你,如果人人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多包容一些,天下将会少了许多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