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技经朋友在做新能源项目经济评价的时候发现,按常规贷款利息逻辑计算的结果跟主流经济评价软件的计算结果有细微差异,可能会想当然认为是由于小数取舍或过程误差累计的原因导致的结果差异,属于正常现象。

而实则是计算逻辑的问题。项目资本金比例是相对动态投资(静态投资+建设期利息)而言的,这与常规贷款利息直接计算的逻辑不同,区别在于建设期利息也考虑了建设期利息本身利息,属于价内价。据此,可以按价内价推导出建设期利息。这里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是建设期不超过12个月的,第二种是建设期大于12个月的。

(1)对于不超过12个月的建设期项目,建设期利息计算公式为:
IIDC = staticinvestment * (100-capitalratio)/100/(1+1/2*(constructionperiod/12)*(LTLR/100)*(capitalratio/100))/2*(LTLR/100)*(constructionperiod/12)
其中:
IIDC--建设期利息;
staticinvestment --静态投资;
capitalratio--资本金比例(注意填写无百分号);
constructionperiod--建设期,单位是月;
LTLR--长期贷款利率(注意填写无百分号)。

根据上述计算逻辑得到的结果,同经济评价软件结果一致。

(2)对于超过12个月的建设期项目:

这里直接举个例子,看图说话。

项目建设期为18个月,包括第一年的后6个月和第二年的12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建设期为18个月,包括第一年的后6个月和第二年的12个月。

基于分年度的用于建设投资的债务资金,按照计算公式:

建设期计算利息=∑[(上一年年末借款本息累计+当年借款额/2)×年利率]*(施工月数/12)

进行计算即可:

以本例为例第一年建设期利息 = 34974.08/2*4.35%*(6/12) = 380.34

第一年建设期利息 = (34974.08+380.34+59359.92/2)*4.35%*(12/12) = 2829

至于 分年度的用于建设投资的债务资金是怎么得出的,这是基于项目总投资以及资本金,得出债务资金后,再经过迭代得出的。

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