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人
让这座城 温暖起来
笃宗族彰雍睦望居乌巷才奇建安秋水落霞兰亭集序振家声卧冰跃鲤碧纱笼护圣主贤臣朝阙飞凫遵远祖读卷识忠幕府芙蓉尊经阁记世传五子太原垂徽滋福厚
教子孙勿非为德昭老会沂国方严金带围开三槐堂铭延世泽桐花栖凤青箱古继开闽勋猷金母瑶池证同宗阅书满腹锦篇芍药辋川图画文标八大清节流芳历衢亨
二十三世宪隆顿首拜撰
笃宗族,彰雍睦1,望居乌巷2,才奇建安3,秋水落霞4,兰亭集序5振家声,卧冰跃鲤6,碧纱笼护7,圣主贤臣8,朝阙飞凫9遵远祖,读卷识忠10,幕府芙蓉11,尊经阁记12,世传五子13,太原垂徽14滋福厚。
教子孙,勿非为,德昭老会15,沂国方严16,金带围开17,三槐堂铭18延世泽,桐花栖凤19,青箱古继20,开闽勋猷21,金母瑶池22证同宗,阅书满腹23,锦篇芍药24,辋川图画25,文标八大26,清节流芳27历衢亨28。
【注释】
1雍睦:是指团结,和谐的意思。,亦作“雍穆”。雍睦的集体犹和睦的集体。
2望居乌巷:东晋王氏望族聚居建康(今江苏南京)乌衣巷。唐代诗人刘禹锡作《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才奇建安:指汉末文学家王粲。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为曹操幕僚,官侍中。博学广闻,诗、赋、辞气势雄壮,慷慨激昂,被誉为“建安七子之冠冕”。建安七子又号邺中七子,是指东汉末年汉献帝年间的七位文学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chànɡ)、刘桢。
4秋水落霞:唐代文学家王勃,其《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为千古绝唱。
5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字逸少,有“东床坦腹”的故事。书法为古今之冠,有“书圣”之称。其之最为《兰亭集序》帖,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6卧冰跃鲤:汉王祥,有卧冰求鲤奉母之故事,旧时列为“二十四孝”之一。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王祥)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
7碧纱笼护:唐王播,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显达为相后,寺僧以碧纱笼护其孤贫寄食时题于寺壁之旧作。宋·孙觌(dí)《再至》:“悬知不是唐王播,惭愧高僧护碧纱。”
8圣主贤臣:指王褒。王褒,字子渊,资中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一生留下《洞箫赋》等辞赋16篇。宣帝时,益州刺史王襄向朝廷推荐他,应诏曾作《圣主得贤臣颂》。
9朝阙飞凫:指王子乔。王子乔(约前565年——前549年)是汉族传说中神仙,为黄帝后裔,东周灵王姬泄心的太子,本名姬晋,字子乔,世称王子晋或王子乔,是王氏的始祖。又云,王子乔每朝阙,来去无踪,凭双凫飞来,时人称其“仙吏”。历代歌颂王子乔的诗歌很多,古诗十九首的《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人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唐宋之问《王子乔》诗:王子乔,爱神仙,七月七日上宾天。白虎摇瑟凤吹笙,乘骑云气吸日精。吸日精,长不归,遗庙今在而人非。空望山头草,草露湿君衣。杜甫有“范蠡扁舟小,王乔鹤不群”的诗句。可见在唐时王子乔成仙的传说已广为人知。
10读卷识忠:南宋学者王应麟,字伯厚,淳佑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学问广博,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都有研究,着有《因学纪闻》、《玉堂类稿》等。某年殿试,他应召参与复考,理宗想把第七卷放在第一位,令他读卷。他读后评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便将作者选拔为状元,唱名时才知道是文天祥。文天祥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兵败被俘,宁死不降。着有《正气歌》等。王应麟故有“读卷识忠”之美誉。
11幕府芙蓉:“芙蓉”,即莲花的别称。南朝齐人王俭的相府中有莲花池,十分壮丽。王俭,字仲宝,南朝宋明帝时,官秘书丞;入齐,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封南昌县公。少年时即好礼学,尤善《春秋》。唐李商隐有“芙蓉王俭府,杨柳亚夫营”诗句,唐罗隐也有“王俭望高,芙蓉比幕”句。
12尊经阁记:《尊经阁记》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的着眼点不是“阁”而是“尊经”,所以文章的重点并未放在其阁之规模、样式及内部结构上,而是阐述儒家经典的作用和意义,抨击不能正确对待儒家经典的现象,从理论上说明了“尊经”的重要性。充分表现了王守仁看问题的思想深度、角度与一般文人的不同。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于故乡阳明洞中讲学,世称“阳明先生”。
13世传五子:这里指隋哲学家“文中子”王通。《三字经》五子即荀子、扬子(扬雄)、文中子(王通)、老子、庄子。王通首提“三教合一”的思想,为后世所重视。
14太原垂徽:王姓是中国五大姓氏之一,来源不一,分支众多。历代史家依据不同来源,分为姬姓之王、妫姓之王、子姓之王,虏姓之王等,又依据居住地不同,分为太原之王、琅琊之王、北海之王、陈留之王等,还依据堂号不同,分为乌衣王、三槐王、马蕃王等。在众多来源中,姬姓之王是绝大多数王姓的本源。王氏的受姓始祖(一世祖)即源自姬姓。王氏族谱载:“王氏受姓始祖王乔(子乔),本姓姬,为周灵王长子,以直谏废为庶人,灵王次子姬贵立为晋王,诏晋之子敬为司徒,封其父为晋王,遂以王为氏。” 太子乔卒后不久,灵王驾崩,王子乔的弟弟即位,就是周景王。姬子乔的儿子当上司徒后,他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辞官避居太原,当地人称为王家,所以他干脆改姓姓王,成为王姓得姓始祖。王子乔也自然的被尊为王姓始祖。这支王氏,世居太原,成为望族。至战国时期晋公后裔王翦、王贲、王离祖孙三代为秦朝大将,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王离所生二子:长曰元,居琅琊,次曰威,仍居太原,从此就分为太原、琅琊两上郡望,王元、王威分别成为两支的始祖。其后太原王氏繁衍成为王姓最大的分支。初唐四杰的王勃、北宋兵部左侍郎王祜(三槐王氏)、北宋名相王安石等均出自太原王氏。故,太原郡望是王氏的发祥之地,太原堂号源此。
15德昭老会:宋代太原人王涣,官太子宾客,庆历末年,他与原宰相杜衍、原光禄卿毕世长、原兵部郎中分司朱贯、原尚书郎冯平,告老退居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古睢阳),结为五老会,都年过八十,康宁爽健,相处甚欢。王涣《睢阳五老会诗》:
分曹归政养耆年,李下何由更正冠。
贤相赋诗同啸傲,圣君优诏去盘桓。
庞眉老叟俱称寿,凌雪乔松岂畏寒。
屈指五人齐五福,乡人须作二疏看。
16方严沂国:宋王曾,处政方严,封沂国公。王曾少年孤苦,善为文辞,曾咏梅花诗:“未须料理和羹事,且向百花头上开。”又言:“平生志不在温饱。”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
17金带围开:指王珪。王珪,北宋有名宰相,著名文学家。他勤思苦学,天资过人,落笔则出语惊人。“金带围”,为花瓣腰部有一圈黄色的红芍药。相传此花少见,如开则城中有人当宰相。宋韩琦家宴,王珪、王安石、陈太博均在,金带围一出四枝,后四人先后为相。见宋周辉《清波杂志》。
18三槐堂铭:宋王旦之父王祜,于庭院植槐树三株,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 30年后,王旦果真做了宰相,辅佐宋真宗赵恒达十年之久。见苏轼《三槐堂铭》。时称“三槐王氏”。史书记载,周代宫廷外植有三株槐树,百官朝见天子时,三公皆面槐而立。为此,周朝至宋朝“三槐”代指三公。不过,随着王祜手植三槐故事的流传,宋朝以后,三槐几乎成了王姓的代称。
19桐花栖凤:清代诗人、刑部尚书王士祯。王士祯以“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一语,倾倒一时,人谓之王桐花。全词如下:《蝶恋花·和漱玉词》。 凉夜沉沉花漏冻,欹枕无眠,渐觉荒鸡动。此际闲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续连珠弄。
20青箱古继:东晋王彪之精通经学,熟谙江左旧事,所录仪规藏于青箱,世代相传,人称“王氏青箱学”。《宋书王准之传》说,准之曾祖彪之,尚书令。祖临之,父讷之,都是御史中丞。彪之博闻多识,熟悉朝仪,从此家世相传,还熟悉江左旧事,藏在青箱,世人谓之王氏青箱学,这便是王氏青箱学的来源和包含的主要内容。琅邪王氏家族的“巾箱”之所以有“青箱”之名,大概是由于染有青色的缘故。
21开闽勋猷:五代时闽国的建立者王审知兄弟。王审知字信通,因始人,唐末,跟他哥哥王潮起兵入福建,王潮死后,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在闽兴学校,建海港,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22金母瑶池:指传说中的王母女神,玉皇大帝的老婆,亦称为王母娘娘、金母、瑶池金母、西王母。相传王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
23阅书满腹:汉代上虞儒生王克。苦读书又善读书,满腹经纶。
24锦篇芍药:王筠《芍药赋》。王筠字符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唐代京兆人王徽,字昭文,进士出身,历官右拾遗、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右仆射,曾写有《芍药华赋》。
25辋川图画:唐王维,工诗善画,晚年居蓝田辋川。《辋川图》系王维 (701-761)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画面群山环抱,树林掩映,亭台楼榭,古朴端庄。别墅外,云水流肆,偶有舟楫过往,呈现出悠然超尘绝俗的意境。后被日本圣福寺收藏(据载为唐代他人摹本)。
26文标八大:指北宋名相,文学家王安石。名列唐宋八大家。
27清节流芳:说的是汉朝的王霸,字儒仲,少有清节,仕汉平帝,召为尚书令,钦赐“清节流芳”。
28衢亨:即亨衢。(1)、四通八达的大道。(2)、常以喻美好的前程。
作者简介:宪隆,半个寿州人,王献龙,王宪龙,淮南市潘集区架河镇王圩村后庄户人。平平淡淡教书匠,普普通通劳动者。
责编:月月 审核:吴刚
寿州人新媒体
全媒体推广丨活动策划及执行丨短视频 拍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