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随着德国经济部正式宣布批准中资入股汉堡港,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收购争议终于告一段落。尽管各界舌剑唇枪,德国政府还是从德国经济利益出发,力排众议,提出了一份折中方案:降低码头出售的股份比例、禁止进一步收购、减少中远集团的影响力等。类似的参股收购案其实在国际上司空见惯,可是为何德国会如此瞻前顾后?

▲图源:dpa

一切还得从收购案的来龙去脉说起。早在2018年朔尔茨担任汉堡市长期间,由汉堡市控制多数股份的汉堡港口与仓储物流公司(HHLA)就把吸纳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入股汉堡港“福地”集装箱码头提上了议事日程。汉堡港希望中资入股能够为其集装箱码头带来更大、可持续的“规划确定性”,提升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加强其在与其他港口竞争中的地位。2021年9月,中远集团表示希望以6500亿欧元收购该码头35%股权,将该码头打造成欧洲的首要枢纽。

这志同道合的双赢计划却在德国各界针锋相对的辩论中被搁置了一年,反对的声音无非还是基于老掉牙的脱钩论。自俄乌军事冲突以来,由于德俄价值观与利益相悖,两国关系陷入冰点,俄罗斯停供天然气还引发了德国的能源危机。

▲图源:ganz-hamburg.de

由于这所谓的前车之鉴,许多人认为不应该过于依赖与西方价值观不相容的国家。外交部部长贝尔伯克声称:“经济上的全盘依赖,会让我们政治上受到胁迫。”在她看来,汉堡港对德国来说具有核心地位,所以必须斟酌中国占有这一关键性基础设施所带来的影响。经济部部长哈贝克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并想要完全拒绝中资入股汉堡港。

可是,中资入股汉堡港就意味着中国占据德国关键性基础设施并对德国国家安全产生威胁吗?就像德国《商报》集团前总裁斯坦加特(Gabor Steingart)所揶揄的:“最近,每个高速立交、每个港口码头的少数股权都变成了‘与安全相关的基础设施’。”在他看来,在现下的时代风气影响下,两国间的贸易往来不再是由产品服务本身决定,而更多是出于政治因素,“整个世界充满了保护主义的味道”。

▲图源:hafen-hamburg.de

值得注意的是,若是外资意欲收购德国关键基础设施的股份超过10%,需要得到联邦政府的批准。如果该设施不被列为关键基础设施,收购股权低于25%则无需政府审批。而有趣的是,汉堡港的运营公司并没有被列为关键基础设施,且在周三发布的折中方案中,政府只允许中运集团购买24.9%的股份。朔尔茨也强调,这并非是在售卖汉堡港,而只是一个码头的少数股份。尽管如此,批评者还是认为中国会占据德国基础设施,因而继续反对中资入股。

其实,中远集团在欧洲港口的投资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2016年,中远集团就接管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51%的股权,但几乎没有人提出所谓的中国控制基础设施的控告。希腊经济学家巴斯蒂安(Jens Bastian)也指出,中远集团投资该港不是因为金融危机而采取的投机行为,早在2009年中远集团就租赁了该港的一个集装箱码头。去年,该港口创造了历史上最高的营业额,这无疑证明了中远集团与比雷埃夫斯港的合作是十分成功的。

▲图源:IMAGO/Winfried Rothermel

此外,虽然德国政府通过了该收购案,但其计划里的各种限制不免还是让人感到保护主义的存在。根据联邦经济部发布的方案,中远集团只能收购该码头低于25%的股份,未来若是出现新的收购,必须经过新的投资审核。这意味着,德国想要阻止中远集团战略性投资,使其成为纯财务投资。中远集团在该码头公司中也将不会有战略业务或者人事决策方面的否决权。

汉堡港口与仓储物流公司目前就德国政府发布的方案试图与中远集团达成协议。但鉴于目前德国部分人士的脱钩论调和限制诸多的合同,这一股权收购案何时才能圆满落幕,还尚未清楚。

(欧洲时报德国版实习记者萨姆沙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