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那出天翻地覆的历史大戏的结局着实出人意料,谁都没有想到最后的得胜者既不是崇祯皇帝也不是李自成,穿着树皮的满洲人从斜刺中冲出来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新的篇章。

在未入关之前,满洲人的文化水平难以望汉人之项背。明王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全民识字率居世界领先水平,而满洲人还停留在原始农业渔猎阶段,整个民族几乎都是文盲。那些名留青史的满洲贵族的名字,从音译过来的字面上看来,倒也带有神秘的异域气息,可是一旦意译,立刻暴露了这个民族的文化海拔。就以努尔哈赤的几个儿子的名字为例吧:“多尔衮”的意思是“獾”,“多铎”的意思是“胎盘”,最小的儿子“阿济格”,翻译成汉语是“老疙瘩”。女婿“和何理”的意思则是“上牙磕下牙”。其他王公贵族的名字也文雅不到哪里去。“贝勒岳托”,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傻子”;将军“席特库”,名字是“尿炕孩子”,而贝子“傅喇塔”的名字居然是“烂眼皮”。并不是满族人不想起个好听的名字,而是因为早期满语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实在没有多少优雅的词汇可供起名者挑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从军事、人口、还是文化看,满族都是妥妥的必败无疑。与其说明朝亡于满族人之手,不如说是亡于其内部的争斗。在与明朝的战争中,满族人自身唯一具有的优势,是气质与性格。

豪放与粗犷是满族人与生俱来的气质,坚强和勇敢是从事渔猎所必备的品质。战争是满洲人的节日,一听说有仗可打,每个满洲人脸上都是抑制不住的亢奋。与汉族文人满脸悲苦不同,路两边都是他们哭晕的妻子不同。

既勇敢又富有生气,既诚实又不吝豪华,这就是满族上层人士宣称自己作为征服者而具有的品格。也正是这些品格让他在与明朝的军队作战时脱颖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军入关后,那些被征服的汉人农民教他们精耕细作,汉人工匠教他们建筑坚固美观的房屋,那些投降的汉族官员指导他们建立起自己的政府,并画出向西进军的线路图。整个满族崛起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汉化的过程。

若干年后,满族贵族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精致,贵族子弟们身上的武勇精神开始出现退化的征兆。他们对父祖们惯用的弓箭开始不感兴趣,而更喜欢追求汉人提供的种种消遣用品。他们开始学汉语,看汉书,穿汉衣,用汉字。他们学着那些儒雅文人的样子,慢慢地抛弃性格中粗犷的一面,他们甚至会因自己的腿毛旺盛而感到自卑。他们身上的满人气息越来越弱了。

乾隆年间,为了培养八旗子弟的尚武精神,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不可避免的一点就是皇帝颁布谕旨:不准八旗子弟坐轿,规定旗人一律要骑马。沉浸在富贵温柔乡里的旗人早已丧失了进取精神,不让坐轿他们就坐马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舰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时,他们仍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梦中,久久不愿醒来……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最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慢慢汉化,即使清朝的统治者已经吸取了以前鲜卑族,蒙古族的教训,可汉化的进程仍然无法避免,这个民族终究还是慢慢的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与汉人融为一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