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青,树高高,泉水边长着野芭蕉;枝繁繁,叶茂茂,宛若仙女在山腰。

三月的德宏,雨淅淅沥沥地滴落,轻声唤醒这片土地上的生灵。那一卷卷的芭蕉叶青翠欲滴,在雨中缓缓舒展身姿。

野芭蕉在德宏乡野随处可见,宽大厚实的叶子,似壮实的小伙,翠绿了时光;淡黄的花瓣,似娇艳的少女,惊艳了四季。乡间小道上,芭蕉树静静地依偎在农家的瓦屋旁,遮住热闹的寨子。到了金秋时节,野芭蕉结出金黄的果实,让人垂涎欲滴。

芭蕉树上不仅结着我最爱吃的果,也凝结着我最温暖的记忆。

儿时,总是喜欢唤上三五个小伙伴,聚在芭蕉树下,玩“过家家”的游戏。我们将芭蕉叶做成碗,铲一捧泥土当作米饭,将芭蕉的果实切成片充当菜肴,再折两根小树棍作筷子,一顿特别的“午餐”就做好了。一棵芭蕉树,足以承载童年所有的欢乐。

我总是会玩得忘了时间,直到远处炊烟袅袅升起,绵绵的小雨洒落满地。这时寻我归家的外公就会蹒跚着步伐,手里攥着刚拧干的热毛巾,为我擦拭身上的汗和雨滴。然后摘下一片大大的芭蕉叶,用木棍别边,做成一顶别致的芭蕉叶帽,戴在我的头上,我才欣然得意地回家。

外公常说,芭蕉浑身是宝。淋过雨后,外公总是将芭蕉的根茎,和着生姜、甘草,煮一壶芭蕉水,让我喝下。年幼的我讨厌芭蕉水的苦涩,扯个幌子,偷偷跑掉。后来我才知道苦涩的芭蕉水是德宏人的良方,具有清热截疟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疟疾,还可以治疗感冒、胃痛和腹痛。

德宏人喜欢用芭蕉花做菜,以花穗刚刚破茎而出的淡黄色圆锥形花朵为最佳,挂果以后的紫红色心形花朵稍次之。家里人采集来花朵,做蕉花蘸酱、素炒蕉花、肉末炒蕉花、包蒸蕉花、蕉花三鲜汤等等。其中,蕉花蘸酱最令我怀念。采下破茎而出的淡黄色野芭蕉花,放进水里,用小火烧,随着水泡一个一个地往上翻腾,清亮的水变了颜色。将熟透的芭蕉花捞起,剥掉表层老了的花瓣,剩下幼嫩的部分蘸裹番茄酱,一入口,香嫩有嚼劲,清香之中回荡着甘甜。吃蕉花蘸酱的时候,外公就和我讲关于它的故事:

那是很早以前,有位专门侍候召勐的女佣,天天吃召勐剩下的鸡鸭鱼肉,身体越长越胖,召勐看不下去,便派她去看守一片芭蕉园。有一天粮食吃光了,女佣很饿,她便砍了一朵刚刚破茎而出的芭蕉花,把它烧熟,蘸着“喃蘸”填肚子。女佣没有想到,芭蕉花如此香甜可口,从此她便以芭蕉花为食。过了一段时间,女佣身上的脂肪渐渐消失,身材变得纤细。召勐到芭蕉园游玩时,见原来肥胖臃肿的女仆变得苗条美丽,觉得十分神奇,问她吃了什么仙药。女佣对召勐说,园里除了芭蕉花外并没有什么仙药,自己只是以它们作菜,结果变瘦了。从此,芭蕉花可以解腻减肥的故事便传扬开来,用芭蕉花烧、煮后蘸酱佐餐也就流传了下来。

思绪缥缈,凉风裹挟着春雨迎面而来。德宏的雨温润依旧,乡间的芭蕉树苍翠依旧,而我,却再也不是芭蕉树下的顽童了,树下,也再没有为我编芭蕉帽,为我煎芭蕉水的外公了。

我在路边折了一扇挂有新雨的芭蕉叶,学了儿时外公的做法制了一顶雨帽,戴在头上,朝着老屋的方向走去。

野芭蕉,野芭蕉,美丽的野芭蕉,你是我心头抹不去的绿……

小贴士

  野芭蕉

拉丁名:Musa wilsonii.芭蕉科芭蕉属植物。植株高6~12米。假茎胸径15~25厘米,淡黄色,带紫褐色斑块。叶片长圆形,长1.8~2.5米,宽60~80厘米,基部心形,叶脉于基部弯成心形;浆果几圆柱形,长10~13厘米,直径4.4厘米,果身直,成熟时灰深绿色,果柄长3.5~4.5厘米,深绿色,密被白色短毛,果内几乎全是种子。分布于我国南岭以南各地。多生长于海拔2700米以下的沟谷潮湿肥沃土中。茎秆可用以作猪饲料;果实味涩不宜饲喂;花、假茎、根头作菜或当饭吃;全株可入药,可截疟。(文 赵玉贤)

资料来源:中共德宏州委宣传部

作者:林静 李盈(文字稍有改动)

策划:唐莉娜

统筹:李怡 赵玮

文字整理:刘宝琦

海报设计:张艳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