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外交上喜讯不断:越南领导人要来访,巴铁领导人要来访,坦桑尼亚领导人要来访,还有德国的领导、法国的领导在排队,中国的接待任务很重啊。
已经确认的有越南、巴基斯坦、坦桑尼亚。这三个国家各有各的特点,他们领导人的来访对中国来说也各有各的重要意义,中方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具体日程和细节都已落实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在排队的国家很着急呀,尤其是德国。他们的总理朔尔茨一周前就亲口宣布要在11月初带领庞大的经贸代表团前来访华,还强力推动中资入股汉堡港码头的事情。
他在访华一事上至少顶着三重压力:一是来自美国的压力,美国要求欧洲与中国脱钩,去中国化,结果朔尔茨非要到中国来访,按网友的说法就是“去中国化缘”;
二是来自德国内部的压力,德国政府是一个多党拼凑、联合执政的政府,政令不畅,掣肘很多,但是朔尔茨的态度很坚决,他明确强调“ 到中国访问很重要”,看样子是谁也阻挡不了;
三是来自欧盟其它各国的压力,欧盟是一个看似紧密实则松散的联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效率低下,相互羁绊,尤其是近几年一批东欧国家加入之后,搅得欧盟什么事情都整不成。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朔尔茨现在连国内的反对声音都不予理睬了,还能听那些国外的反对声音?
正是因为有这些特殊情况,中方对德国的一再表态始终没有给予正式回应。外交部发言人至少三次回应记者关于朔尔茨访华的提问,均告之以没有消息可以提供。这个态度可以理解为没有拒绝,也没有认可,更没有否认。还可以理解为,来访也行,你总要有表示出诚意吧,来访之前能不能把内部的意见先统一统一,能不能把能办的事情先办一办,别匆匆忙忙,白跑一趟,一事无成,省得你总理面子上挂不住。
这样看来,估计在越、巴、坦三国领导人来访之后,德、法领导人的来访才能提上议事日程。从时间安排上看,很有可能放到G20峰会之后了。
该急则急,当缓则缓,中国现在在外交上的处事风格和处事方式,越来越稳健,越来越成熟。
俗话说天下,关注躬耕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