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翻白浪,雁点青天字一行。渐入深秋,位于福建福州的闽江河口湿地迎来了首批前来过冬的候鸟,给湿地带来热闹的同时,也绘就出一幅“万羽翔舞,歌鸣秋水”的美景。

据了解,目前抵达闽江河口湿地的“先头部队”已近90种,数量近万只,其中不乏黑脸琵鹭、黑嘴鸥、白琵鹭、勺嘴鹬、遗鸥、大杓鹬、白腰杓鹬、大滨鹬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珍稀濒危鸟种。今天,海都记者就为您讲述发生在这里的人与鸟类和谐共处的故事。

湿地生态越来越好

候鸟“旅居”变“常驻”

郭先生是闽江河口湿地公园科研监测科的工作人员,多年来,他一直在从事检测工作,他提到了一只编号为“Y74”的黑脸琵鹭。2020年12月2日,Y74第一次在闽江河口湿地露面,此后每个月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一开始,这只黑脸琵鹭只是在此过境,现在闽江河口湿地已成为它的重要越冬地。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斑嘴鸭直接就留在这里繁衍生息,整年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生态变好了,越来越多的候鸟也来到湿地驻足。”郭先生说,每年10月至次年的2、3月是候鸟的迁徙季,全球候鸟迁徙主要有9条线路,其中之一便是从远东西伯利亚至澳大利西亚,而闽江河口湿地正处于该线上,是候鸟迁徙途中停歇的重要驿站。而近几年,闽江河口湿地大力推进互花米草治理、植被恢复、退养还湿改造、划定鸟类核心保护区等措施,有效扩大了鸟类栖息面积、改善了鸟类栖息环境。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来到湿地的候鸟品种与数量都增加了许多。部分亚成体黑脸琵鹭留居闽江河口湿地,四季可见。黑翅长脚鹬、环颈鸻、斑嘴鸭、黑水鸡、黑翅鸢等在闽江河口湿地繁殖。

目前,闽江河口湿地又迎来了“新客”——三只小天鹅。接下来,以鸿雁、白额雁、小天鹅为代表的雁、天鹅类候鸟,黑嘴鸥、遗鸥等鸥类也将来到湿地。到了11月份,园区内将同时容纳停留歇脚的迁徙过境与越冬的鸟类,届时园区的鸟类种类与数量都将达到最高峰。

这些候鸟啥时候会离开?

既然是中途停歇,那么,这些候鸟啥时候会离开?福建省观鸟协会原副会长、资深观鸟爱好者胡伟宁表示,一般来说,秋迁的候鸟,从中秋节前后便开始迁徙。从北方来南方越冬,10月中旬前后就会来到我们这里,到了次年3月中下旬,这些越冬的鸟儿就会开始往北方迁徙。“具体飞回的时间,主要和它们的繁殖地有关系,有的繁殖地距离比较近,启程的时间就会比较晚一点,而如果远的话,就会早一些,大约在3月下旬。总的来说,到了清明节前后,在这里越冬的候鸟基本都飞走了。”

记者注意到,首批来闽江河口湿地“做客”的候鸟为冬候鸟,那它们与夏候鸟有何区别?胡伟宁告诉记者:“冬候鸟就是冬天在当地过冬的鸟,而夏天在当地度夏的鸟,就叫夏候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能单纯地断定某种鸟儿是冬候鸟还是夏候鸟,“比如北红尾鸲,在我们这儿只有冬天才能看到,所以在我们这儿叫做冬候鸟,但到天气转热时,它们就开始往北方繁殖,因此北方人就把北红尾鸲当做夏候鸟了”。

设3个观鸟屋

市民可来观鸟

“现在我们的观鸟屋里也热闹得很,好些带着长焦镜头的发烧友在这里驻扎。”闽江河口湿地宣传科郑科长介绍,公园里的滩涂栈道上设有三个观鸟屋,欢迎市民们前来观赏、拍摄。不过,要提醒市民注意的是,穿着不可过于鲜艳,在园区内避免大声喧哗,保持安静、文明观鸟。

来源: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