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布普空投场见闻

龙布普空投场见闻

王世廉

王世廉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克节朗战役结束后,我们山南分区二团团后指推进至吉米塘,团前指设在龙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在吉米塘住的是印军留下的木板房,吃的是印军丢下的大米与连麸面,晚上就睡在印军的睡套里。

印军逃离时烧毁的千瓦台仍残留在路边,成堆的白糖已倒上了汽油,还没有来得及烧就仓荒而逃了。

我们背靠大山,面前是一条无名河,大平坝子上种的是鸡爪谷。大山顶上就是龙布普空投场。

我和赵忠保经常挤时间和团直的同志们去空投场背食品。

山很高,坡很陡,不少地段笔直,是一条羊肠小道。

空投场四周都是参天松柏,树上挂满了降落伞,树下都是一米多厚的树叶子。

印军王牌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坐的苏式一直升机仍停在那里,我们不少战友还好奇地爬上直升机去坐一坐海绵垫子座位。

不久,北京派来的专家,将直升机拆卸开,雇用藏族民工背下山,然后运到北京军事博物馆一去展览。1969年我参加中央办的西藏学习班,在博物馆还看到了这架直升机。

空投场印军投下了很多武器弹药,还有很多牛奶罐头与水果罐头。空投场内一门门大炮半截埋在土里未顾搬运走。

团部协理员叫我和赵忠保每个人背了一箱牛奶罐头就下山了。

我们在错那时,那里海拔高,高寒缺氧,饭煮不熟,水烧不开,晚上睡觉常常憋醒。在吉米塘伙食大大改善,睡得特别香,慢慢我们都变白了,长胖了。

吉米塘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对吉米塘产生了感情,兴奋之余,我还为她填了一首词:

《吉米塘塘山》

(减字木兰花)

山上山下,边江美景如画。

山上飘雪,山下遍地开红花。

高原战士,双手紧握手中枪。

战风斗雪,百倍警惕守卫她。

身居珠峰,胸装五湖和四海。

放眼寰宇,遍地盛开自由一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插图均不自网络)

  • 作者简介: 

王世廉生于1935年12月,原籍山东省臨清市人,1955年参军入朝,在134师炮兵541团三营任中心文化教员,1956年7月入长春机要学校学习。毕业后到沈阳空军司令部机要局工作,1959年3月去西藏支援平叛,当年7月到山南分区二团司令部工作。1965年调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工作,1970年调52师三营任教导员。1978年12月转业到山东省臨清市文化局任局长,1985年调成都市卫生局工作,直到现在退休。

作者:王世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王世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