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形势的发展,遭受重创的德国开始逐渐清醒,意识到只有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经济。因此,时不时有消息称肖尔茨将访华,随后德方也确实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但这件事确定吗?
中国外交部回应称,没有什么可公布的。也就是说,这件事还没有彻底解决。目前,德国单方面确认了行程。
由此也可以看出,此次访华更为紧迫。德国急需与中国合作,稳定国内经济形势,舒尔茨在此访前确实表现出了诚意。
首先,在此期间,肖尔茨多次表示,与中国脱钩不可取,去北京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这些言论无不体现出他态度的转变,对中国采取了更加务实的态度。
同时,正在以实际行动推动汉堡港的合作将于10月底完成。但仅凭诚意是不够的,肖尔茨还要通过汉堡港收购案的“审查”。这一关不能跨过,否则访华可能失败,德国仍难挽救。那你为什么这么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堡港是德国最大的港口。它一直希望吸引投资,但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终于,中国企业伸出了橄榄枝。但正是这种有利于德国经济发展的经济合作,却被用来大做文章。
以绿党哈贝克为首的一群人以“意识形态”为武器抹黑合作,认为这会加深对中国的依赖,威胁德国的信息安全。最可笑的说法是,中国会以此来完成对欧洲海岸线的“包围”,一旦中美爆发冲突,就会以此来“敲诈”欧盟。
也就是说,肖尔茨虽然想带领德国企业访华,但德国仍处于分裂状态,其他部门仍认为有必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并试图阻碍汉堡的建成。端口获取。
可以说,这种普通的商业合作,因为德国的内部斗争而变得非同寻常,成为了对肖尔茨能力的考验和对华政策的“试金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计划,10月底完成对汉堡港的收购,11月对中国进行访问。如果肖尔茨连收购案都解决不了,或者大力推动,说白了,中国之行就毫无意义,也救不了德国。
因为这边谈的是与中国的合作,而当他回国受到其他方面的干扰时,肖尔茨访华只会成为一个笑话。
所以,作为德国总理,肖尔茨必须证明自己有能力掌控比赛。当然,必须承认,经济、外交等重要领域由其他右翼政党主导,肖尔茨帮不上什么忙。
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坏的情况也是需要内部妥协才能达到平衡,才能使此次访华有意义,所以肖尔茨的个人能力就成了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欧洲领导人现在正在中国访问,这对中国来说并不那么重要。来了能谈合作是好事,不过不来我国也没有损失。反正来自欧洲的投资合作越来越多,现在身陷囹圄的欧洲国家更加焦急了。
但总有一些政客只能大声喊叫,阻止那些试图做实事的人。这在欧洲已经是一种慢性病,所谓的“立场”被认为比国家利益更重要。
可以说,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这些西方国家依然顽固地倒退,拒绝中国给予的“救生圈”,注定要被历史洪流淹没,衰退在所难免。至于现在,就看肖尔茨是否有能力忍住,抓住机会访华,挽救德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