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学建设上,我国曾经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大学建设。211大学只有112所,985大学只有39所。但是,双一流大学的数量更多,一共有137所。当前,衡量一个地区高等教育的质量,该地区双一流大学的数量,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区域内的双一流大学越多,说明高等教育质量越高,反之则越低。

在实施双一流大学建设之前,由于211大学和985大学的数量相对较少,在一段时期内,甚至出现了部分省份连1所211大学都没有的尴尬景象。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这种尴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双一流大学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可是,直到现在,仍然有11个省会城市,没有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的大学。甚至还有1个省会城市,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高校都没有,从而成为全国省会城市中唯一一个没有一所双一流大学的省会城市。

一般而言,省会城市在全省范围内,都是最具分量的城市。省会城市通常都是该省的经济文化中心,区位优势最强,高教资源最强。可是,区域优势有些时候并不能体现在教育方面。因为教育强不强,是在全国层面上比。从2017年双一流工程实施以来,3年过去了,11个省会城市依然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方面维持“空白”,它们是:呼和浩特、石家庄、西宁、银川、太原、贵阳、南宁、拉萨、南昌、福州、海口。

这11个城市没有世界一流大学,沦为高教“洼地”,原因是方方面面的。多数是因为经济条件限制,导致高等教育事业不发达。而高等教育事业不发达,反过来又限制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相互制衡。但是,一部分省会城市,其实经济并不差。比如,石家庄、太原、南昌、福州和海口这五座省会城市,经济实力都不俗。但是,依然面临着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尴尬境地。

在这11个省会中,最尴尬的省会城市应该是石家庄。石家庄离北京非常近,区位优势也非常重要。可是,其他11个省会虽然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但好歹还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可是,石家庄连一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都没有。当然,这并不是说河北省没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河北有一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叫做河北工业大学,但问题是河北工业大学是一所“飞地”大学,办学地址在天津。

对此,你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