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

作为中国地热能产业发展迄今最完整的专业报告——《中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报告(2021)》是由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总结了我国地热能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展望地热能行业的发展趋势,明确未来地热能行业的发展思路,阐明地热能行业发展战略与政策取向。

作为地热人,你想知道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吗?地源热泵高效利用技术、中深层地热能高效利用技术是怎样的?地热能开发利用装备技术、地热能利用规划与工程评价又是怎样的?在“双碳”目标战略下,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地热能产业发展前景如何?

答案都在这里——《中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报告(2021)》。

《中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报告(2021)》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本书指导委员会众多院士、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来自全国科研设计院所、高等院校和从事地热能 开发利用产业链上下游的工程公司、设备 生产企业、系统集成企业等逾百人参与了报告的编写。

参与本书编写的单位有: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石化新星新能源研究院、中国地调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北京中航环宇新能源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清华大学、长安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三峡建信(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天加热能技术有限公司、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风神净化空调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公元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湖北省地源洁能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省地热能研究推广中心、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四季沐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泰利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能建地热有限公司、麦克维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山东海利丰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克莱门特捷联制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青岛科创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明合地热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南通市春风空调厂、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山东庚邦石油装备有限公司、邯郸市伟业地热开发有限公司、陕西中煤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单位。

全书近70万字,共10章、48节。《中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报告(2021)》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包括国家战略、产业政策、管理机制、技术特性、资源赋存、勘查评价、理论研究、科技创新、技术研发、标准规范、人才培养、装备制造、 施工安装、系统集成、检测评估、典型工程、运行维护、应用效果等各方面。

值得称道的是,本书对我国地热能行业主要高等院校的机构设置及团队建设、主要教学与研究成果作了详细介绍。同时还介绍了目前我国地热能行业主要科研设计、院所的工程应用及研究成果。

近日,《中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报告(2021)》正式上线碳主优选商城,可通过碳主优选小程序或者登录碳主优选官网在线购买。

《中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报告(2021)》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独家授权北京碳主科技有限公司将《中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报告(2021)》在互联网自有平台“碳主优选”销售。

本书由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陈焰华担任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名誉理事长汪集暘,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为本书作序。

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名誉理事长汪集暘作序说,“地热能作为五大非碳基可再生能源之一,理应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编著的《中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报告(2021)》的出版恰逢其时。该书的作者来自政、产、学、研、用以及金融服务等不同领域,报告内容充分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发与应用的结合、工程与装备的结合,同时也是对近年来我国地热能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在认识上、实践上取得成效的一次系统梳理和全面展示。”

“本书的作者囊括了近百余位业内资深专家学者,以及一批地热能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一线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汇集了大家的智慧和经验,凝聚了大家的情怀和心血。发展报告的编辑和出版,为推动我国地热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做了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作序说,“我非常高兴地向大家推荐此书,我相信,无论是地热领域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还是政府规划和管理人员,地热能产业的技术开发人员和广大的从业人员等均可从中获得收益。”

本书目录

院士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