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随笔

圆明园兽首在上海

海波

闵行区博物馆的重磅展览“盛世回归——海外回流文物特展”正在上海掀起观展热潮。这场展览因展出圆明园十二生肖的5座青铜兽首,而格外受到大家重视。听说这周后,兽首展品将替换为复制品展出,于是前日,赶在最后时刻,前往博物馆一睹这些回流珍品的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现在区一级的博物馆、文化机构做的越老越好,如闵行博物馆、奉贤博物馆,不仅软硬件得到极大提升,所出展览也都十分精彩,无论展品还是策展布展都可圈可点。这次闵博这场盛世回归大展,虽然展品数量并不多,但其中所包含的历史厚重与心酸、艺术的绚烂与绝伦却是很有份量的,面对这样一场艺术大展,我想很多观众内心都感受到一种强烈共鸣和祈愿,就是希望随着国家强盛,那些飘零海外百余年的“珍品”能够于盛世早日聚首,回归故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兽首,自然是这次展览中当仁不让的亮点。五件兽首四真一仿,牛虎猪猴首都是原件,马首因回归藏于圆明园正觉寺,故以复制品展出。细细端摩,这几件兽首无一不是造型逼真、制作精湛,传统失蜡法通体一次的铸造另其曲线流畅、纤毫毕现、遒劲有力、颇具中国传统审美趣味。虽然,我们对这些兽首的资讯已然十分熟悉,但亲眼目睹原物,还是不由自主沉浸于它们摄人心魄的魅力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东方生肖、时辰和西方喷泉、计时巧妙结合,当艺术、科技综合运用凝聚成高超水准的呈现,如果不是战争与掠夺,圆明园的这十二生肖本该是中西文化一次完美交融的佳话。但如今我们只能在追忆之间,无限叹息与遗憾,痛恨中西之间的这场孽缘。就如大文豪雨果的那句,“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等了许久,终于等来了一些进展。先有2000年保利以累计3000多万港币的成交价在香港拍卖购回猴首、牛首、虎首,后有澳门何鸿燊先生分别购入并捐赠猪首和马首。2009年,鼠首、兔首出现在法国拍卖场,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和谴责。记得当时,我的一位好友蔡先生对此智慧阻击,也曾引发热议。再到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鼠首和兔首,至此,7件兽首终得回归。但另五尊龙蛇羊鸡狗兽首仍在漂泊,多希望随着国力的强大,能够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等到它们团聚那日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中,采用动态投影等场景化设置和多媒体技术,为观众圆梦,营造了“超越时空,幻境成真”的沉浸式体验。通过虚拟拼接、色彩复原、史料寻踪等环节,随着十二兽首水力钟的重新运转,让观众见证西洋楼海晏堂的数字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兽首,展览中的商周、春秋战国、两汉时期共40余件青铜文物也很有看头,多件更是大有来头。如倗季凤鸟大尊、立兔形典尊、细线纹樽等都是重量级的青铜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那件距今约2900年的西周中期食器“遂公盨”,“这件形似饭盒的青铜器,内底铸有98字铭文,被誉为两周金文之最它详细记述了‘大禹治水’与‘为政以德’等内容,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治水及德治的文献记录,弥足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年光阴,文物归国,这背后是一批批文化守护者的不竭努力。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中国千年历史之璀璨悠久、华夏文明之博大精深的传承者与见证者。正如展览前言所述,“中国流失文物回流彰显的姿态,正是中华儿女再现华夏曜辉,赓续大国华章的不懈努力。”盛世回归,古今对话,愿更多“流浪者”早日踏上回家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海波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特别鸣谢瓷海新波公号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