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媒相关报道

俄乌冲突的加剧,似乎让外界忽视了前段时间上蹿下跳的日本,果不其然,经过一番酝酿后,日本又曝出了猛料。据日本《读卖新闻》援引多名未具名的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日本政府准备采购美国生产的“战斧”巡航导弹,目前日美双方相关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而在该交易上,美方态度非常积极。

  1. 战斧”可不是所谓“反击能力”

对于此轮装备采购,用日方说法是为自身“反击能力”做准备,但这种准备既不合理也不合法。战后的日本鉴宪法第九条限制,令其只能拥有“自卫队”这种防卫性质的武装力量,受此影响,在过去很长时间“专守防卫”成为日本自卫队的基本战略、战术思想,“专守防卫”原则的限制并不允许日本自卫队拥有“反击能力”。

而面对这种限制,日本政府已着手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从而允许日本拥有“反击能力”。然而即便年底前完成修订,日本可以“合法”拥有“反击能力”,但从“战斧”这类巡航导弹性质来看恐怕也超出了所谓的“反击能力”。作为一款服役了近40年的多用途巡航导弹,“战斧”时至今日依旧是美军的主力导弹,而这种重用主要得益于均衡的综合性能以及不断的升级改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斧”Block V巡航导弹

今年5月,《美国海军学会网》披露,美国雷声公司已经接到了一份总额为2.17亿美元的采购合同,包括154枚“战斧”Block V巡航导弹。作为“战斧”系列巡航导弹里的最新型号,“战斧”Block V虽然依旧采用了全程亚音速飞行,但射程及精度都得到了全面提升,最大射程可保证在1800公里左右

而在更换制导设备后,实现了“惯性制导+GPS制导+红外制导+数字式景象匹配制导”的多模复合制导,这令Block V实战命中精度可控制在7.62米左右,精度颇高。此外,导弹在隐身性方面也进行了优化,低可探测能力得以加强。这么一款巡航导弹,怎么看也不像是单纯的“反击能力”,特别是就射程而言,一旦自卫列装,将具备对华沿海纵深的打击能力,同时也将对俄远东地区造成明显威胁,而这种纵深打击能力的具备代表的是攻击而非防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式反舰导弹升级版风洞模型

按照日本政府此前推出的装备升级计划,2026年左右12式反舰导弹射程将提升至1000公里,但这是在一切顺利的背景下,实际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与阻碍。若“战斧”顺利交付,日本将有极大概率获得技术上的支持,用于升级本国的12式导弹,这种威胁远比单纯进口导弹更大。

2.掩耳盗铃的日本必须高度警惕

日媒的爆料实际上已经从侧面揭露了日方在扩军备战上的野心,但在此还有一个细节必须引起注意,那就是日本瞒天过海的采购历程。对于巡航导弹,早在2013年日本便表露过采购意愿,但美方并未予以积极回应,导致该计划暂时搁置,而2017年、2020年也不断有类似信息传出,只不过美方的态度始终不明朗,外界一度认为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此后日方采购信息也销声匿迹。

可随着《读卖新闻》的爆料,众人猛然发现这背后日本从未停止过采购计划,并且一直在与美方进行积极联系,直到合作即将达成,谈判进入最后阶段,才对外放出信息,这着实有些出人意料。如果将这种行为延伸,是否可以理解为在这背后日本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谈判,若进一步放大有理由相信日方很可能早已就一系列进攻性武器的采购与西方,特别是与美国进行了深度沟通,包括技术领域的深度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正借“四方安全对话”扩大军事合作

事实上,近年来已经不断传出日本正谋划拥有核动力潜艇以及洲际导弹,虽然这些说法并未彻底坐实,但无风不起浪,可能同样早已在积极推进,只待时机成熟才会公之于众。

这些威慑力极强的武器装备项目,反映的正是日本无法掩盖的野心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结合日本国内对于战后规则的不断否定以及一步步突破法律限制,日本正试图借机再度挑战国际秩序、改变国际秩序,而作为近邻的中国也必然首当其中受到波及。此时我们有必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更多的手段集中到日本身上,历史绝不可重演,这是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