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版刻书法研究

刘元堂 著

ISBN:978-7-5013-7387-1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定价:90元

内容简介

对雕版古籍中存有的大量版刻书迹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尚属于书法研究领域的空白点。本书通过对《中华再造善本•唐宋编》所影印的四百余部宋代古籍及有关图录的认真查阅、比勘和归纳,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书法学、版本目录学等学科既有的研究成果及相关文献,首次对宋代版刻书法风格、书手与刻工等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揭示出宋代版刻书法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

作者简介

刘元堂 ,1972年生于山东乳山。自幼好书,20岁拜琅琊张弩先生为师。南京艺术学院书法博士,导师徐利明教授。山东大学古文献博士后,导师杜泽逊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标准草书社社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70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绪言节选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版刻书法”是指通过写稿、上版、镌刻及刷印等工序使书迹得以保存的书法样式。“宋代版刻书法研究”主要是指对宋代雕版古籍中的版刻书法进行研究。

书迹以载体而传,不存在不依附于载体的书迹。书法有以载体命名者,如“甲骨文”“金文”“钟鼎文”“陶文”及“简帛书法”“石刻书法”等。版刻书法,顾名思义,是以木版为载体的书法样式。版刻书法同碑刻书法工序大致相似,都是对底稿进行再次加工,从而使其在木版或石头上得以保存和流传。版刻书籍的写手多是善书者,尤其是序、跋等部分的书写,大都是著名的学者或者书法家手书上版。因此,在版刻古籍中存有大量艺术水平较高的书迹。而这些书迹是人们接受教育的直接阅读对象,势必会对书法发展产生最为广泛的影响。

无论何种形式的书法研究,无不以书家、书迹和书论为基本材料。版刻书法主要属于书迹的范畴,是唐至清代书法史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一,从文献角度看,版刻书迹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是书法研究的重要基础。版刻书法可以使底稿化身千万的优势,使很多有价值的手迹得以保存。这些手迹的作者多为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书手,也不乏已无其他载体书法作品传世的重要历史人物。其二,版刻书法作者尤其是序跋作者在书写底稿时,因考虑到将广为流传而且要流传千古,往往多是精心之作,基本可以代表作者的最高艺术水准。其三,不同时期版刻书迹的形态演变和发展,展示了书法发展的另一条脉络和规律。因此,对古籍版刻书法作品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并对其书手、刻工等进行深入研究,将极大丰富书法研究的内容,使书法研究更加立体化和深入化。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版刻书法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遑论系统、深入的研究了。古籍版刻书法研究,基本是一个空白点,是一个亟待开发的研究领域。

中国版刻书法,肇祖于李唐,奠基于五代,盛行于宋,旁及辽、西夏、金,延袤于元、明、清,时间跨度约为1300多年,甚至在西方印刷术逐渐盛行的晚清、民国仍在延续。凡物之初,无不简朴。唐代版刻书法处于初期阶段,主要运用于佛经和民间用书,水平不高。五代时期,虽然版刻书法开始运用于儒家经典的刷印,写刻精良,但去今久远,兵燹水火,传本稀缺。而宋代是中国版刻书法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且有大量宋刻本传世。所以,有系统的版刻书法研究应从宋代开始。

光绪三十三年(1907),王国维发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叙述美的两种形式:第一种为材质(内容),第二种为表现技巧(形式)。然后举例曰:“三代之钟鼎、秦汉之摹印、汉魏六朝唐宋之碑帖、宋元之书籍等,其美之大部,实存于第二形式。”宋版书纸洁墨莹,装帧精美。书写讲究法度,工整秀丽。镌刻刀法纯熟,丝毫不爽。完全具备王静安所谓的美的形式。然而古籍善本散藏于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难得一见。宋代旧椠尤甚。虽有一些零星影印(如《四部丛刊》等),难窥全貌。所幸的是,自2002年起,文化部、财政部联合推出“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影印存世珍稀善本古籍。其中《唐宋编》印有国内所藏宋版书四百余种,为我们研究宋代版刻书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故宫博物院宋本图录》《大观——宋版图书特展》等图录书籍,则为我们提供了藏于台湾及海外的部分宋本书书影,丰富了我们的研究材料。

论文《宋代版刻书法研究》学术意义有三:其一,通过对大量版刻书迹的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出北宋及南宋前、中、后三期不同地区的版刻书法风格特征。不仅有助于厘清宋代版刻书法的发展脉络、风格流变及演变规律,还可以作为版本鉴定的可靠依据。其二,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宋代版刻书迹、书手和刻工等综合研究,挖掘彼此之间的关系。为宋代书法史研究提供大量材料的同时,也扩展了宋代书法的研究领域。其三,通过对宋代版刻书法风格分析及其影响等论述,厘清宋代版刻楷书与宋体字之间的关系,校正“宋代版刻楷书即是宋体字”的错误看法。

内页欣赏

目 录

绪 论001

第一章 版刻书法简述009

第一节 版刻书法的产生 009

第二节 版刻书法工艺流程 017

第二章 宋代版刻书法之先声025

第一节 唐代——版刻书法之初起 025

第二节 五代——版刻书法之奠基 033

第三章 北宋版刻书法043

第一节 北宋大藏经版刻书法风格 044

第二节 北宋单刻佛经书法风格 053

第三节 北宋佛典以外刻本书法风格 063

第四节 北宋版刻书手与刻工 072

第四章 南宋版刻书法079

第一节 两浙地区版刻楷书书法风格 081

第二节 福建地区版刻楷书书法风格 098

第三节 四川地区版刻楷书书法风格 105

第四节 江淮湖广地区版刻书法风格 109

第五章 宋代版刻行草书及篆隶书117

第一节 南宋刻本牌记、版心行草书 118

第二节 南宋刻本序跋行草书 122

第三节 南宋版刻行草书综述 132

第四节 南宋版刻篆隶书 138

第六章 南宋版刻书手、刻工与印工145

第一节 南宋版刻书手 145

第二节 南宋版刻刻工 149

第三节 南宋版刻印工 161

第七章 宋代版刻书法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165

第一节 宋代版刻书法演变规律 165

第二节 宋代版刻书法的影响 170

第三节 “宋体字”辩 177

附论 利用南宋版刻书法风格对有关版本的鉴定183

第一节 汲古阁旧藏宋刻本《龙龛手鉴》等“非南宋早期刻本”辨 184

第二节 思溪藏本《圆觉藏》与《资福藏》的鉴别 191

第三节 上图藏宋刻本《元包经传》“非南宋早期蜀本”辨 198

结 语203

附表一:现存《开宝藏》经卷一览表 206

附表二:国内藏《崇宁藏》经卷一览表 207

附表三:南宋刻书地域表 213

附表四:南宋刻本年表 214

附表五:南宋版刻序跋行书作品一览表 223

参考文献235

弘文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经典普及编辑室

供稿 | 潘肖蔷 编辑 | 田秀丽

监制|隋阳

审核 | 弘文

点击"阅读原文",到国图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买;或联系发行部:010-8800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