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思午

禅城区张槎街道古灶村作为经济先发地区“城中村”的典型代表,这一类型的村庄如何实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和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古灶村的发展带来了三点启示意义。

一是坚持“一雁飞,百雁随”。基层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关键在“头雁”。古灶村从“软弱涣散”到“治理示范”,正是由于上级选准了“头雁”,并在“选育管用”全环节给予支持指导。同时,为“头雁”配齐、配强“两委”班子,进而带动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头雁领飞,雁阵齐随”的局面。由此,古灶将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全方向、全周期,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真正转化为了基层治理效能。

二是坚持“拓空间,优产业”。进入大湾区都市时期,城中村与现代城市发展格格不入,已成为制约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广州冼村、猎德等城中村的改造经验表明,城市化是城中村振兴发展的必然路径。

在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发展呈现出“草灌乔”的特点,以古灶村等城中村为典型所提供的发展空间,是大多数“草灌”企业发展的起点,但这些企业由“草”到“灌”,由“灌”到“乔”又需要更高端的发展空间。

通过整村改造升级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空间,既是农村产业兴旺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发展的必须条件。以整村改造为抓手,带动集体土地、物业资产有效入市,进而撬动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发展,是古灶村新探索的重要价值体现。

同时,古灶村在推进整村改造中,注重保留产业用地,兼顾了空间形态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与城市中心功能匹配的产业和企业,这为城中村改造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是“聚民心,谋共富”。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古灶村在集体经济发展中,注重民生改善,把群众心头事、身边事办好办实,赢得群众的切实拥护。古灶村古二经济社社长招耀钟对现任“两委”班子评价道:“这届班子把村里的顽固问题一件件推进,做得有声有色,真正做到了为村民着想,做事问心无愧。”

2017年以来,随着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提升,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这也带动村民思想观念产生新变化:对公共事务更关心,新市民和村民的关系更加融洽。

这表明,古灶村为民办实事、谋福祉不仅推动了党组织核心地位的进一步巩固,还夯实了精神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

地利人和,近悦远来,只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才能让人民和乐喜悦。为此,古灶村提出,努力实现辖区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向着“和悦古灶”的目标奋力前进。

“和悦古灶”,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