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一封信》的作者是德国著名的儿童作家鲍圭埃特。她在课文中标明的译名鲍圭埃特,就像是把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译成常凯申一样,愣是把人搞得七荤八素,根本搞不明白这位德国儿童作家是谁。

其实,按通常的译法,鲍圭埃特对应的德语原名Gina Ruck-Pauquèt,应该译成吉娜·卢克-帕奎特才符合译名规范,这也是很多人试图从课文中所列的译名鲍圭埃特去查找作者的身份而一无所得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鲍圭埃特生于1931年,逝世于2018年。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她衷爱的儿童文学,把自己对于人性的忖度与理解,都用孩子们的思维呈现出来。

但是,她一生却没有孩子,但这并不影响她以孩子的思维与眼光看待世界,并且用一个母性的角度,体谅孩子的心理期许。她的短小而精悍的文章,透视着温情,折射着人性。

中国语文教材对她的文章的接纳,确实有一点独具慧眼。在连教科书都没有完全地搞清作者身份的情况下,把《一封信》收入小学课文,的确有一点出人意料。

《一封信》这篇课文,在作者所在的母国德国,也颇受青睐,收入到小学生的教材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咱们的语文教材一样,《一封信》在德国的教材中,也列出了一连串的习题。

我们看一看,德国小学生面对《一封信》这篇文章,他们必须解决什么样的理解课题,由此倒可以反观我们的语文教育,与域外的语文教学有什么相似与不同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我们来看看德国的一本教材中,在《一封信》的课后列出的作业题(刮号内的部分,是笔者所加的评点):

1、Warum leben Nuschi und ihre Mama alleine?

努西和她妈妈为什么独居?

(课文里的答案是很明确的,就是爸爸出国打工去了。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只要读过课文,都能知道答案。可见,德国的语文习题设置,也没有刁难学生,所提问题,相当的简单。)

2 Wann wird der vater wiederkommen?

父亲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答案,在课文里也有,如此轻而易举地能够从课文中得来全不费功夫地找到答案,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很有成就感的。)

3 Was macht Nuschi,als sie nach hause kommt?nummeriere in der richtigen reihenfolge?

努西回家后做了什么?下面排列的顺序正确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__Sie knipst das Radio an.(她打开收音机。)

__Sie holt Papier und einen Kugelschreiber.(她拿起纸和圆珠笔。)

__Sie stellt die Heizung höher.(她调高了暖气温度。)

__Sie schaut ein bisschen aus dem Fenster.(她朝窗外看了一下。)

__Sie schält die Kartoffeln.(她削土豆皮。)

(这个顺序,显然不符合课文中小女孩回到家里的行为步骤。

她是先调高了屋里的暖气温度,目的是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可见她在写信的时候,屋内并不冷,但外界的温度并不能让小女孩的内心感到温暖,直到母亲回到家里,才给小女孩带来了真正的心的温暖。中国课文里说小女孩打开了空调,显然偏离了原文所说的调高了暖气温度的本意。

然后小女孩削了土豆皮,放进锅里,搁到了电炉上。二年级课文里把放到电炉上这个动作给删掉了。实际上,我们看到,原作里写到母亲回来之后,并没有烧土豆,而是炒了鸡蛋,显然,母亲给小女孩加了一道有色香味的晚餐,用一道可口的佳肴,代替了小女孩原来设计的土豆宴,这也是母亲在精神上关爱自己的女儿的同时,又用物质上直接惠及女儿。而在二年级课文里,母亲炒鸡蛋这一个情节没有了。也大大削弱了原作中对母亲的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刻画。

接下来,小女孩打开了收音机,也许她是想听一段收音机里播放的音乐,打破屋子里没有父亲存在的空寂。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女孩对声音是很敏感的,她在第一封信中提到过去爸爸在家的时候,父亲的刮胡子的剃须刀颤响的声音,竟然使她回味无穷。而在二年级课文中,却画蛇添足地写父亲一边刮胡子一边逗女儿玩,显然偏离了原作中重在刻画小女孩观察入微的细腻内心,强烈地表现出小女孩对爸爸的那一份思念之情。

做完了上面的事情之后,小女孩朝窗外看了一眼。她为什么要看窗外?实际上她是期待母亲回来,但是她没有看到母亲的身影。于是,她才想到拿纸和笔,因为她一回到家里,调高室内温暖,制造出热闹的声音,但这一切都没有驱赶走内心的寂寞与伤感,甚至连母亲的影子也遥不可及,这一切,必然地把她推到一张冰冷的纸和笔面前,去写第一封充满了感伤味道的信。

原文里以白描的笔触描写小女孩的一连串的动作,并非闲笔,而是丝丝入扣地刻画了小女孩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孤独与无助之中,这一切才更加衬托出父亲在家庭里的不可或缺,助推了小女孩思念父亲的强烈冲动。

德国教材里对小女孩回家之后的动作顺序,也是引导学生去感知小女孩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下,奠定了第一封信里的哀婉基调。

将小女孩的动作顺序作为习题,既是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引导学生去感受小女孩的内心情绪的蓄积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Wo arbeitet Nuschis Mutter?

努西的母亲在哪里工作?

(课文里写得明白,小女孩的母亲在工厂工作。)

5 Wie beginnen die beiden Briefe?Ergänze jeweils den ersten Satz!

1 、Brief

Lieber Pap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rief

Lieber Pap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封信各是怎么开头的?完成信中的第一句话!

(这是考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并比较这两封信的迥异的叙事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 Was kocht die Mutter,während Nuschi den zweiten Brief schreibt?

当努西写第二封信时,母亲做什么?

(母亲在炒鸡蛋。但二年级课文里,却把母亲的这一动作给删掉了,反而强调母亲是坐在小女孩身边,口授了这封信,这明显偏离了原文中母亲对女儿只是引导而没有进行强制的灌输这样一种设定。

在中国教材改动的课文里,母亲变成了一个须臾守护在女儿身边的“宝妈”,由此可以看出,把女儿管束得束手束脚的理念,也移用到了外国的小孩身上,甚至不惜篡改原作,以使母亲达到中国人的教育理念下的更为高大上的形象模式。)

7 Wie heißt der junge Hund ,von dem Nuschi schreibt?Kreuze den richtigen Namen an!

£Bibibisch £Bibbitisch £Bibibitsch

努西写的小狗叫什么名字?检查三个名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答案是第三个。这完全是考验学生的眼力问题,甚至有一些游戏的味道。小学生的注意力,也是一个重点训练的方向。这个小狗的名字,译成中文叫:比比比奇。课文里译成了:希比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Was hat Nuschi am Sonntag mit ihrer Mutter vor?

星期天努西和她妈妈将做什么?

(显然是课文里提到的一起去看电影了。)

9 Wozu brauchen Nuschi und ihre Mutter einen Schraubenzieher?

努西和她妈妈为什么需要螺丝刀?

(课文中说明白,是修床头柜上的台灯。)

10 Unterstreiche die Sätze im Text ,die dir verraten ,dass Nuschi und ihre Mutter sehr traurig sind,well der Vatet weg ist!

在课文中描写“努西和她妈妈因为爸爸走了很伤心”的句子下面划线。

11 Was hat Nuschi mit dem Vater gespielt?

努西和他的父亲玩什么?

(原文里交代他们玩的是一种形同中国儿童熟悉的飞行棋一样的棋盘游戏,但二年级课文里,直接把这一句话给删了,将小女孩记忆犹新的父亲与她一起玩的重要细节给略过不提,反而凭空加入了父亲刮胡子时,不顾清理自己面部卫生时候的实际氛围而逗小女孩玩这个细节。实在搞不明白,课文这样擅自且胡乱地增增删删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12 Mit welchem Stift schreibt Nuschi den Brief?Kreuze richtig an!

£Bleistift、£Füller、£Kugelschreiber、£Filzstift.

努斯用哪支笔写这封信?勾选方框。

铅笔、自来水笔、圆珠笔、毡尖笔。

(答案是圆珠笔)。

13 Ersetze jeweils das unterstrichene Wort durch ein passendes Wort aus dem Text!

Sie schaltet ( ) das Radio an .

Mama hat gestem geheult( ).

Wir können sie nicht richten( ).

用课文中合适的单词替换带下划线的单词!

她打开收音机。

妈妈做手势喊道。

我们无法修复它。

(这是训练德国小学生对同义词的掌握能力。)

14 Welcher der beiden Briefe macht den Vater wohl glucklicher ?Begrunde deine Meinung!

这两封信中,哪一个让父亲更快乐?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教材里的练习题是: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和同学交流。

德国练习题训练的是小学生代入自己的情感进入到人物的内心,属于一种将心比心的引导。而中国教材里,让小学生回答喜欢,是游离于人物之外的。孰优孰劣,大家自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