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电影《青春派》,“早恋”这个词特别中国特色,我们的《中学生行为守则》里规定男女生不得不正当交往。在高考的压力下, 我们的孩子们在成年之前,如何和异性相处方面,大多数竟是空白。如何处理青春期的爱恋?如何平衡学习和春心萌动?《青春派》通过展示男主对待高考前“早恋”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给出了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高考前五天,男主当众表白做“毕业照情圣”,又因为母亲与班主任的应激反应失恋,考场上只想着黄晶晶,落榜。第二次遇见晓凡,高考路上并肩同行、互相鼓励,并且非常默契地在高考前把情愫藏在心里。片尾晓凡和居然一起考上人民大学,互不打扰,许诺对方未来,引导高中生负责任地处理高中恋爱。男主复读时对于如何表达爱变得更成熟(或者说更加符合这样高学习强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教师和父母在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对异性的好感上的“不教而诛”,也是值得提起注意的。发生之前装聋作哑,发生之后大呼小叫,父母与老师介入过于粗暴,让孩子更加无措。倘若孩子因学业下滑,大人们便可进一步得出“早恋害人”的结论,把原本正常的青春期对异性的好奇与好感妖魔化。等到下一次又有个不幸的孩子暴露了这原本正常的青春期好感,又要被搅局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一步的,我们在反思“早恋害人”时,不应该单单在应试至上密不透风的小匣子里探讨。班主任在病假后返校的讲话“我带给你们的只是高考,你们真的没来看我,我还是有些失落的”。居然在毕业合照时对班主任说“我们恨您”,那时班主任的失落与不堪,再到转折道:“我们也爱您”,老师眼中跃动着泪光。这两个片段都反思了应试之下师生情中的矛盾。教师通过让逼着孩子高考,其他的都要断舍离,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回馈给老师的,是老师出车祸后,竟没有一人去探望,而是按照老师说的“高考最重要”去执行。班主任躺在病床上应该会反思吧,或许带下一届时,她会更讲人情味地爱学生。进一步带来的问题是,教师到底应该顺应高考应试向,甚至“助纣为虐”,还是给孩子们更多空间,“让班级一本率掉20%”呢?这两个片段让这部青春片升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是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还是应试至上让师生情变得更复杂,其实探讨的都是高考之下,我们的学生如何学着去爱人的问题。分数真的可以悬置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之上吗?我们的理论说,教育是为了让人活得幸福,我们的学生是要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怎么一场高考把大家都折腾地喘不过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看来,青春代表的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而是一种态度:敢爱敢恨,不去理会别人的眼光,为自己在乎的人和事付出一切。高中时代的我们是这个样子,所以我们就觉得高中时代就是青春,而当我们长大以后,面对着社会的压力,我们都不再那么“傻”了,学着去放弃一些执着的念头。这样的故事就发生的你我身边,青春一直慢慢从你我身边悄然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