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中元节相信多数朋友都有所了解,这是古老的传统节日,而对于下元节却有很多人不清楚。其实下元节也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只不过其中夹杂了不少的迷信色彩,后来逐渐废止而被现在不少的人所遗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元节就是农历的正月十五也称“元宵节”,这是个喜庆的日子,也是道教所说的“天官赐福”的日子,人们以“花灯”不同形式的表达祝福,祭拜“天神”,同时祭拜先祖。

中元节就是农历的七月十五,这是个哀痛的日子,也是道教所说的“地官赦罪”的日子,人们在祭拜“地官”的同时,上坟去祭祀逝去的先人,以表达对先人的感恩之情和哀思。

下元节就是农历的十月十五,这也是个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道教所说的“水官解厄”的日子,人们在祭拜“水官”的同时,祭拜先贤,以感念贤人的功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元节与中元节、上元节、合称“三元”。古人都很信服阴阳所说,他们认为,正月十五是一年中春季的开始,也是第一个月圆之日;七月是一年的中间,七月十五是一年中秋季的开始,也是秋季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十月十五是冬季的开始也是冬季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因此也就有了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说法。

今年的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也就是公历的11月8日,星期二。道教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

道教是我国的宗教信仰之一,道教认为,道可以修得,修炼的目的是得道成仙,最终目标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它以“道”作为最高信仰,尊老子为道祖,奉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为经典,尊道贵德。认为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源,宇宙、阴阳和万象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道体现在人和万物中即是德。

道教奉天、地、水为三神,也称三官,也就是民间所说的三界:水官即其中之一。水是万物之源,世间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在以农耕为主的年代,农作物就是人们的命脉,人们为了农作物丰收,于是,便在不同的时间做一些祭祀活动,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毕竟在落后的年代古人的思想观念是封建的,神灵的存在已成了人们普遍的精神支柱,因此,也就有了“祭水官”的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水官”也是一位先贤,最早的祭祀活动中祭的是禹。相信大家都熟知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民不聊生,大禹受命于尧、舜二帝,负责治水。

他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充分体现了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后来,结合道教的天、地、水“三官”之说,很自然的大禹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水官”,人们“祭水官”其实祭祀的就是这位先贤,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却不知大家对于民间十月十五祭水官是如何认识的?如有别的说法,欢迎留言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