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为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以及内心的真实想法,最终都会通过行为和动作表现出来;反之,一个人的行为和动作,同样也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特点。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自古也就有“茶品即人品”、“酒品即人品”的说法。

很多人对这些验证人品的方法都深信不疑。他们在找一个人合作之前,都会先和那个人喝酒,然后再根据那个人在喝酒时的表现,来决定是否要跟那个人合作。

其实,不仅是泡茶和喝酒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人品,就连吃饭也能够透露出一个人的真实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吃饭时,专挑美食吃的人

在感情世界里,有这样一个现实的规律:男人在挑选女人作为自己的伴侣时,如果可供他们选择的对象很少的话,那他们就不会挑三拣四的;但是如果可供他们选择的对象很多的话,那他们大都会选择最美丽、最优秀的那个女人。

很多人在吃饭时也是如此,常常都会挑三拣四的。在他们吃饭时,总是会在所有的饭菜当中,优先挑选最美味的食物来吃。

像这样专挑美食来吃的人,一般说来,有两种。

一种是从小养尊处优的人,因为他们没怎么吃过苦,不知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所以他们会特别嫌弃难吃的食物。

另一种则是比较自私的人,也许他们吃过苦,知道食物来之不易,不应该浪费,但是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想要把最好的东西占为己有,从来都不会考虑其他人,就连吃饭的时候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吃饭时,喜欢谦让的人

有的人在吃饭时,总是会让其他人先吃,自己后吃,并且他们只吃其他人不喜欢吃的食物,而把好吃的食物留给其他人吃。

不用多说,大家应该也能够猜到,这样的人正是我们的父母以及其他的亲人。

有人说:“父母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父母总是会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自己的孩子。”

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一点,从我们每天都要进行的吃饭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来了。在吃饭时,父母总是会让自己的孩子多吃,吃好。

其实,在吃饭时喜欢谦让的人,不仅只有父母,还有其他的富有爱心的人。他们总是喜欢替别人着想,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吃饭时,喜欢给别人夹菜的人

在《秦汉英雄传》当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刘邦和萧何在酒楼吃饭时,点了一只炖鸡;当炖鸡上桌以后,是萧何先动的筷子,他夹了一只鸡腿,但是他不是夹来自己吃,而是把鸡腿放在了刘邦的碗里。

在现实当中的饭桌上,也经常会有人主动给别人夹菜吃。从那些喜欢给别人夹菜的人的性格上来看,大都是比较热情好客的老好人。

在上面的刘邦和萧何吃饭的场景当中,萧何扮演的,其实正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当时刘邦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亭长,萧何之所以会给他夹鸡腿,单纯只是因为关心和谦让罢了。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喜欢给别人夹菜的人,都是老好人。有的人之所以会常常给别人夹菜,只是因为他们处事比较圆滑,能够做到面面俱到而已。

当他们和自己上司的孩子一起吃饭时,他们就可能会给自己上司的孩子夹菜,以此来讨好他们的上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感寄语:

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我们的生活永远都离不开吃饭、睡觉、穿衣等等的琐事。这些我们每天都在重复做的事情,看似平淡,实则大有门道。

越是平凡而又简单的事情,越是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真心和品质。因为一个人的品质,本来就是由无数平凡的细节所组成的。

唯有足够细心的人,才能够看到这些东西,区分真情与假意。

作者:山墨说情感

写烟火人生,讲红尘故事。关注我,我们一起探讨人生,分享智慧!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