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话题与胶东历史区划有关,这次要介绍的是清代海阳县的一个“社”,它的名字很有特点,叫作“牛根社”。
清代海阳实行乡社制度,县下设乡,以乡领社,社则包含数量不一的村庄。具体而言,牛根社属行村乡管辖,其下又辖有24个村庄。
即便不先看着24个村庄的名字,相信对海阳比较熟悉的朋友也能猜出个大概。因为,现在海阳市小纪镇的辖区内,有个名字与之很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牛根树”村。没错,清代海阳县行村乡的牛根社,对应的就是现在牛根树村及周边相邻区域。
(▲牛根社所辖部分村庄的位置示意)
根据《海阳县志》的记载,牛根社所辖的24个村庄分别是:前石庙村、孟格庄、牛根树、羊格庄、红沟、书院底、宅夼、条帚夼、于疃庄、亭儿崖、槐树底、百家岭、黄崖底、大泊子、郭格庄、老泊子、姜村、石朋、要家岭、董格庄、芝四夼、桑于口、后化山、石马探头。
上述名称都是清代县志中的写法,由于方言发音的差异和历史的变迁,不少村庄的字眼也有了变化。仅牛根树、亭儿崖、大泊子、槐树底四个村的写法前后一致。
其中,“羊格庄”指的应是现小纪镇小杨格庄、大杨格庄一带。这两个杨格庄虽然现在都带有“杨”字,但与杨姓并无关系,小杨格庄辛姓较多,大杨格庄主要姓氏为纪、孙。而根据《海阳市镇村简志》记载,小杨格庄曾有“羊过庄”的称呼,这与清代县志中所说的“羊格庄”就比较接近。
“红沟”对应的是现小纪镇的南洪沟村。该村原名“洪沟”,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与发城镇的洪沟村重名,便加上方位词称作“南洪沟”。
“书院底”对应的是现小纪镇的书院村。“书院”一称,相传因旧时这里曾设学堂(私塾)而来。
“宅夼”对应的是现小纪镇的辛家夼。该村原名“宅科”(发音与宅夼相近),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重名(东村附近也有个宅科村),而以姓氏辛姓更名为“辛家夼”。
此外,“条帚夼”对应的是现小纪镇的笤帚夼;“于疃庄”对应的是现小纪镇的榆疃庄;“百家岭”对应的是现小纪镇的五虎岭(原来亦写作摆驾岭,后因抗战时期五虎联防而改名五虎岭);“黄崖底”对应的是现小纪镇的黄崖村;“石马探头”对应的是现小纪镇的石马疃头;“孟格庄”对应的是现小纪镇的大孟格庄、南孟格庄一带;“董格庄”对应的是现小纪镇的东西董格庄一带;“桑于口”对应的是现小纪镇的桑梓口村;“后化山”对应的是现小纪镇的后河山村。“芝四夼”暂时不确定是哪个村庄,就区域来推断,可能是现在小纪镇的中山夼村(注:同属这片区域的佘格庄村在县志中并没有直接提及)。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海阳、莱阳之间密切的历史渊源(海阳建县时大部分区域析自莱阳县,并且后来两者交界线附近的村庄也多有调整),清代海阳县牛根社辖下的部分村庄,如今已经位于莱阳市境内。比如前石庙、郭格庄、老泊子、姜村、石朋和要家岭。
其中,前石庙村位于现莱阳市万第镇辖区内,郭格庄、老泊子(涝泊)、姜村(姜村庄)、石朋(石家庄)、要家岭(邀驾岭)都位于现莱阳市大夼镇辖区内。
上述村庄具体是何时从海阳划入莱阳?暂时没有看到详细记载。不过,大夼和万第片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都属于莱阳县第三区管辖。而查询老县志中第三区的村庄名录,仅见到前石庙而不见郭格庄、涝泊、姜村庄、石家庄、邀驾岭。以此推测,前石庙大约是在清末民初划入,而后几个村庄应该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调整。
大体介绍完下辖的村庄之后,再说说“牛根社”这个名字。根据常理推断,“牛根社”的名字应是从“牛根树”村而来。而根据《海阳市镇村简志》记载,该村因建村处有一株盘根错节的大牛根树而得名。所谓“牛根树”,即民间对于流苏树的称呼。笔者前些年曾到访过一次牛根树村。村民告知,当初那棵大树已经不存,现只余地名称呼而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