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网信网公布了“国家网信办依法集中查处一批侵犯个人信息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APP”名单。

据名单信息,共计135款APP因涉嫌侵犯个人信息被查处,其中包含了多款游戏APP。

有55款App存在强制索要非必要权限、未经单独同意向第三方共享精确位置信息、无隐私政策、超范围收集上传通讯录等问题,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被依法予以下架处置。

其中被处以下架的应用中包含了《沙盒猎车手》《Turbo Dismount》《战地模拟器》《上帝之手》《DRIFT TUNER 2019》《火柴人亨利》《元气骑士》《绝地枪王3D》等多款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国家对采集个人信息打击力度一直不减,就知道对信息的保护有多看重,但是对虚拟电话的骚扰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保护隐私,也给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的机会。

很多逾期朋友都有遇到过,爆通讯录,骚扰单位领导,同事,言语威胁,遭遇这类情况,但是大多数情形是我们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怎么去投诉?

所谓的虚拟电话,通俗点说就是利用虚拟号码进行拨号,它可以实现想要的地方座机区号或者归属地手机号,而且你只能接听不能回拨,这样既避免了因为频繁拨号带来的封号风险,又能规避一些其他的可能发生的投诉风险,这对于催收公司来说简直是催收利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负债者因此而不堪其扰,小催们不光用虚拟电话频繁骚扰欠款人,更是骚扰负债者身边的亲朋好友,导致很多负债者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如果你想投诉或者是举报,就会面临虚拟号码的难题,要么拨打不回去,要么非实名认证,查不到是谁,甚至你想了解这个号是哪个公司所为都难以查询。

在全民实名制的今天,为什么各大运营商会允许虚拟号码的存在?他们到底有没有责任?是否涉嫌滥批虚拟号码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我真的希望我们国家能够取消虚拟号码的存在,因为几乎所有的电信诈骗都是用虚拟号码来进行的,而随着电诈的减少,虚拟号码又变成催收人员暴力催收的工具,让大家无法取证,让暴力催收逍遥法外。

当然,面对虚拟号码的骚扰和威胁,我们也并非就只能束手就擒,一旦收到相关骚扰信息,可以直接到12321网站平台(或者直接拨打12321)进行举报,另外收到催收电话的时候尽量的与小催周旋,记得录音,想法套取对方到底是哪个平台的,以便后续投诉。

几乎所有的催收公司在开展催收业务时,都会隐匿其身份,除了接通后谎报或者不报自身信息只告知借款人逾期事实和后果外,催收在技术上长期普遍使用违法软件对呼叫号码、归属地进行修改,比如四川的催收公司呼出的号码和所属地被识别为在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隐瞒身份的目的就是可以毫无顾忌的对债务人进行威胁恐吓,爆通讯录,但借款人因无法识别催收公司相关信息,往往投诉无门。

但是这种情况很可能马上会改变了,新的法律出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简称“反诈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反诈法第十三条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规范真实主叫号码传送和电信线路出租,对改号电话进行封堵拦截和溯源核查。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严格规范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主叫号码传送,真实、准确向用户提示来电号码所属国家或者地区,对网内和网间虚假主叫、不规范主叫进行识别、拦截。”

反诈法第十四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制造、买卖、提供或者使用下列设备、软件,“具有改变主叫号码、虚拟拨号、互联网电话违规接入公用电信网络等功能的设备、软件;批量账号、网络地址自动切换系统,批量接收提供短信验证、语音验证的平台”,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及时识别、阻断前款规定的非法设备、软件接入网络,并向公安机关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报告”。

以后的催收想利用一些设备和软件来隐匿真实的自身信息进行骚扰,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大家可以很轻易的查到来电者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