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据媒体报道,河北张家口一男子因为喜欢养动物,就捡了3只别人不要的兔子,平时就喂自家地里的菜,原本是打算把兔子养大了吃了或者送人,没想到在饲养的7个月时间里面这三只兔子繁殖了近百只。#男子捡到3只兔子7个月繁殖近百只#

三只兔子7个月繁殖近百只,说明兔子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能生”。兔子有多能生呢?

兔子的每一胎的怀孕时间为31天,一般一年能生产4-6窝,每一窝的数量大约有6-10只。更可怕的是小兔子出生后2个月的时间,就能发育成熟获得繁殖能力。有专家通过数据推算认为,以兔子超强的繁殖能力,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限制其繁殖,那么仅仅需要90年的时间地球上每平方米的土地上都会站上一只兔子。兔子成灾最典型的就是澳大利亚,据官方数据显示,澳洲当地的兔子曾一度达到过百亿只,被多次围剿,但是依然泛滥成灾,可见兔子的繁殖能力有多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兔子不仅能生,生长速度也很快,专门用来育肥的肉食兔,70-80天就能出栏,日增重能45g,料肉比3:1。可能大家对于这些专业的数据没什么概念,我们拿兔子来跟国内消费量和养殖量最大的生猪来对比。

假如有一个120平方米的圈舍,每头猪所需要的饲养面积为1.2-1.5平方米,按照最大密度饲养,120平方米的圈舍可以养殖100头猪。而每只兔子所需要的饲养面积为0.06-0.07平方米,同样按照最大的饲养密度,120平方米的圈舍可以养殖2100多只兔子。猪在120-200斤时的生长速度最快,可达到800-900g,100头猪的平均日增重总重为80-90kg,而兔子的日增重为45g,2100只兔子平均日增重总量为94.5kg。也就是说在相同饲养面积的情况下,兔子的总日增重要比猪的总日增重要高。

要知道兔子吃的多数为粗饲料,只有一部分精饲料,这样其料肉比还能控制在3:1左右,而猪全程均需要精饲料,其从断奶到出栏的料肉比也在3:1左右。可见在饲料转化率方面,兔子的数据是要优于生猪的。

综合以上两点,兔子不仅能生,而且还快长。这么“完美”的肉类制造者为什么未能成为主流的肉类制造者呢?我们同样拿兔子同家猪相对比,然后就知道老一辈人选择猪作为肉类主要制造者是非常明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幼崽成活率对比

兔子是非常娇气的一种饲养动物,管理不当很容易引起兔子的大面积死亡,尤其是仔兔的抗逆性更差,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甚至有时候兔子急性死亡都找不到其死亡的原因,目前规模化养殖场,兔子的成活率也就在80%左右。

虽然仔猪相比其他阶段猪群死亡率也偏高,但其成活率要比兔子高很多,规模化养猪场,仔猪在保育阶段的成活率可达到95%,育肥阶段的成活率为98%,综合成活率可以达到93%以上。

2、出肉率对比

正常情况下,兔子的出肉率仅为30%左右,出栏一只5斤的兔子只能提供1.5斤的肉,肉毛比为0.3:1。而猪的出肉率为75%左右,出栏一头240斤的肉猪,其可以提供180斤猪肉,肉毛比为0.75:1。虽然兔子和猪的料肉比均为3:1,但如果考虑造肉效率,猪就要明显高于兔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营养对比

欧美等发达国家肉类消费主要以鸡肉、牛肉为主,而我国主要以猪肉为主,2021年我国猪肉消费总量为5667万吨,牛肉消费总量为931万吨,禽肉消费总量为2528万吨。

形成这种消费习惯是有历史渊源的。

在古代牛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其地位非常高,普通老百姓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是不能私自杀牛吃牛肉的,只有那些年老体衰无法继续耕作的牛才能被屠宰,且在屠宰之前要上报当地官府,待检验过后方可屠宰。

另外,就是同我国的饮食习惯有关,从唐宋时期开始,“炒”的烹饪方式就频繁出现在各种书籍之中,相比于牛羊肉、鸡肉而言,猪肉中的脂肪含量更高,也更加适合“炒”法烹饪,自然就得到了认可,且这种烹饪和饮食习惯沿用至今。

再就是相比于牛羊而言,猪的生长速度更快,即使在现代养殖技术的加持下,牛羊的育肥时间也需要一年左右,而猪从出生到出栏仅需要6个月左右。

研究发现,每100g猪肉中含有14.59g脂肪,18.73g蛋白质和211.65kcal的热量。而每100g兔肉中仅含有脂肪0.4g,蛋白质20.3g。虽然兔肉的蛋白质含量更高,但脂肪含量要低得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资缺乏的时候,老百姓对脂肪的需求量更大,兔肉脂肪含量太低,自然也就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可。

4、口味和烹饪难度对比

猪肉、牛肉、羊肉、兔肉,在不做熟的情况下,通过味道就很容易区分,猪肉中不夹杂有其它杂味,而兔肉有一种独特的土腥味,在烹饪前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我国吃兔肉最多的就是四川地区,因为川菜的口味重油重调料,口感浓烈,其可以完全掩盖兔肉的土腥味,而其他菜系,比如鲁菜靠鲜味取胜,并不适合兔肉的烹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