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是中国影坛的一位传奇女子,曾被大众评为“电影皇后”、“第一美人”。但可惜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活在战乱年代谁也无法独善其身,胡蝶悲剧性的一生就从戴笠介入她的生活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拒绝日本人邀请,被劫走全部财产

胡蝶有着非常坚定的民族信仰,哪怕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也未曾对侵略者低头。

1941年抗战期间,卑鄙的日本侵略者企图美化粉饰自己的侵略行径,就找上当时风头正盛的“电影皇后”胡蝶,让她来拍摄电影《胡蝶游东京》。

胡蝶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她怎么看不出来日本人的用意,这部所谓“电影”就是要让她去做汉奸、给日本人粉饰宣传。

胡蝶一生都追求电影艺术,但唯独在这件事上毫不犹豫就拒绝了。

她找了个借口说自己已经怀孕要养胎,不再接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程度绝不可低估,胡蝶和丈夫潘有声生怕日本人报复,决定变卖家产,离开香港避避风头。

胡蝶从小就是生活在小康家庭,家境优渥。

而自己这些年拍戏也挣到了很多钱,将家产全数变卖后足有三十多箱资产,这里面就是夫妻俩的全部家当。

可乱世中有太多的变数,而胡蝶潘有声夫妇托人运往广东的三十箱行李,在不法分子眼中简直是肥的流油且唾手可得的肥肉。

变故横生,这三十多箱财物被全部劫走,等胡蝶夫妇到了广东才得知一夜之间这些年的积蓄全都不翼而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随身的财务并不能支撑太久,他们很快就会陷入捉襟见肘的窘迫境地。

从影多年,胡蝶也积累了不少人脉,于是辗转托关系找到了戴笠,希望他能帮忙寻找丢失的财物。

他们没想到联系戴笠是后半生噩梦的开始。

道貌岸然的戴笠是个豺狼虎豹之徒,掌握权势就为所欲为、鱼肉百姓。

胡蝶和潘有声夫妻俩说到底也不过是普通人,在乱世中、在权势者面前,他们只能任人宰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造“神仙洞”金屋藏娇,戴笠欺男霸女

戴笠是个不知廉耻的好色之徒,对于这位炙手可热的“电影皇后”,他是垂涎已久,但苦于两人没有交集,他也不好强硬出手。

这回胡蝶自己“送上门”,让色心大起的戴笠乐开了花。

当然,初见时戴笠还是摆出了很正经可靠的姿态,向胡蝶拍胸脯保证自己一定帮她找回全部财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胡蝶和潘有声夫妇以为戴笠是个难得的大好人,当下把希望都寄托在了他身上。

戴笠动用自己的权能去给胡蝶找遗失的财物,但当此乱世即便是手握重权也并非万能。

这三十多箱财物早已被贼人散开销赃,想要追回来是不可能了。

不过当时戴笠让胡蝶把遗失财物列了个清单,财大气粗的戴笠当即表示:“买!找不到就给我去照着清单买!一件都不能落下!”

当胡蝶被通知去认领财产,她开箱检查时发现衣服、珠宝等都是全新的,当即就明白了戴笠的意图,原本欣喜的心情如坠冰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没人会无缘无故帮她办下这一件天大的事,尤其是兵荒马乱人人自危的年代,尤其对方还是颇有好色名声的军统头子。

胡蝶只能接受这些财物,因为她无论如何也不敢拒绝戴笠,倘若拒绝就是狠狠打了他的脸,到时候场面只会更加难以收拾。

自此以后,戴笠“顺理成章”地闯入了胡蝶的生活,将她粉红色的幸福人生搅得乌烟瘴气。

面对戴笠的屡次靠近,胡蝶在尽量照顾对方面子的情况下婉拒。

一来二去反而消磨尽了这军统头子的耐心,直到突然有一天警察登门把潘有声抓走,胡蝶才明白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了。

她被迫走进戴笠的寓所,请求他放了丈夫,这一去,就是被幽禁三年之久。

戴笠动用职权,让潘有声所在的洋行调他去昆明长期出差,自己则趁机霸占了胡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他对胡蝶的宠溺几乎可谓是无底线,斥巨资修建了几幢奢华别墅,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神仙洞”。

为了不让胡蝶走路脚痛,他把平坦马路从山脚下一直修到房门口。

美其名曰“保护安全”,实则是实施软禁,他给别墅周边修建了哨塔,有卫兵日夜站岗巡逻。

除此以外,在那个平民食不果腹的年代,他调用飞机从国外空运进口水果给胡蝶吃。

但这种“锦衣玉食”的生活对胡蝶来说无异于人间地狱。

她被迫与丈夫潘有声天各一方,被迫与两个孩子和其他亲人们分离,而自己还得背负“委身军统”的骂名。

这三年来,若不是有很强的意志力,胡蝶早就熬不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戴笠飞机失事,夫妻终团聚

1946年,戴笠乘专机去开会,因为天气恶劣导致飞机失事,戴笠当场身亡。

这一消息传到了戴笠位于上海的公馆中,被幽禁了三年的胡蝶终于抑制不住情绪哭了一夜。

她并不是为戴笠而哭,并不是为即将失去的锦衣玉食的生活而哭。

她为自己和亲人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而哭,她为自己被囚禁为笼中金丝雀、被迫与丈夫分离的这三年时光而哭。

但这一切都已经随着戴笠飞机失事而烟消云散了,眼前等待着她的是新的生活,她必须振作起来面对这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第二天,在好友的帮助下,潘有声与两个孩子终于在公馆中见到了胡蝶。

此时的胡蝶心中五味杂陈,她对丈夫既有思念和不舍,又有愧疚与难堪,三言两语实在难以说清道明。

潘有声也是个不擅长表达的男人,面对此情此景,情绪涌上来却只能噎在喉咙里。

所幸两个懂事的孩子怯生生地走上前,打开了胡蝶的心扉。

听着孩子们一直在叫妈妈,说“妈妈你是不要我们了吗”,每个做母亲的都会忍不住动容。

众人刚进房间时,胡蝶用一块手绢掩面,此时她抱住两个孩子时,众人才看清她早已泪流满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世道艰难,谁都不容易,在场的人们感怀悲伤,都哭成了一团。

宣泄完了情绪,胡蝶终于颤抖着开口:“有声,你不怪我吗?”

潘有声没有半个字的责备,只是温柔地说道:“回家吧。我们回家。”

胡蝶的好友看出夫妻俩有话要说,就带着两个孩子先离开房间,给他们二人沟通感情的空间。

原来横在夫妻俩心间还有一根刺,那就是1945年时胡蝶曾约潘有声到餐馆,向他提出离婚,并说了一些极为伤人的话。

这当然不是胡蝶的本意,而是戴笠的强势逼迫。

同居两年后,戴笠想要和胡蝶结婚,但对方毕竟是有夫之妇,为了名正言顺自然是要让胡蝶先离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戴笠本可以靠自己的强硬手腕来强行办成这件事,但他偏偏要杀人诛心,让胡蝶自己去和潘有声协议离婚,让她彻底死了这条心。

对于戴笠这样的豺狼之辈,胡蝶一介无依无靠的弱女子没有任何可能拒绝,只得照办。

她也觉得这几有愧于潘有声,也想把罪责归集于自己,让潘有声从这段扭曲的婚姻中解脱、另寻佳偶。

餐厅里,一纸离婚协议书放到面前(其实更像是离婚通知书),潘有声只觉天旋地转,他的世界仿佛就要崩溃。

胡蝶也说了很多绝情之语,一方面是要把戏做足、让戴笠不起疑心;另一方面则是想着让潘有声痛恨自己、脱离这悲剧婚姻的桎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餐厅周围全是戴笠的眼线和爪牙,如果胡蝶不这么做,她与潘有声两人都只会是万劫不复的结局。

如今,此事也成为了夫妻俩之间最深的隔阂沟壑,哪怕双方都心知肚明这是在演戏,却丝毫不减心碎痛楚。

“有声,是我对不起你,说了那些话。那都是演戏……”胡蝶带着哭腔说得断断续续,但被潘有声温柔地打断了:“你不用说了,我相信你,如果你没有这么做,我们和孩子们都要遭殃……”

两人又相拥而泣,坚冰般的隔阂与嫌隙转瞬消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电影皇后重回银幕,潘有声积劳成疾

经过这三年如履薄冰的生活,让原本就演技极好的胡蝶更上一层楼,对于演绎角色感情的拿捏更为细腻饱满。

此时她虽然已经38岁,但保养得很好、风韵犹存,再加上她极高的热度,接戏方面是不用发愁的。

但是人言可畏,她与戴笠的这三年时间,外界不可能毫无察觉,各种小道消息、花边新闻不胫而走。

她想起了曾经与自己竞争“电影皇后”头衔的阮玲玉,后者就是因为持续不断的流言与媒体骚扰,最终不堪重负而选择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她不想步阮玲玉的后尘,决定与丈夫潘有声一起回到香港发展。

演艺水平至臻巅峰的胡蝶在这期间拍摄了《春之梦》和《某夫人》,广受好评;但此后她却选择息影,全心全意辅佐丈夫的生意。

潘有声虽然与胡蝶复婚,但心里始终憋着口气。

他认为自己就是因为“没出息”才导致自己与妻子任人鱼肉,他不能让胡蝶再跟着自己吃苦,一定要凭自己的本事让妻子再过上富足的生活。

潘有声原本就是洋行职员,到了香港以后就干起了老本行,自己开办了一家洋行。

为了让生意蓬勃发展,他日夜努力工作、大小事物皆要过问,凡事都喜欢亲力亲为。

天不遂人愿,复婚仅仅五年后,潘有声就倒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常年的积劳成疾加上心事郁积,潘有声的身体垮掉了,检查出来的时候已经是肝癌晚期。

以当时的医疗水平只能做到尽可能减缓潘有声的痛苦,实在是回天乏术。

胡蝶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她原以为苦日子到头了,也该让他们夫妻俩苦尽甘来过上幸福日子了,却没想到幸福如此短暂,如泡影般转瞬即逝。

在潘有声最后的日子里,胡蝶始终陪伴左右,尽心尽力地伺候,想让他走得少些痛苦。

1951年,潘有声去世。

胡蝶悲痛欲绝,很长时间都不再活跃于公众视野,甚至连亲朋好友都不怎么见,一直深居简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直到潘有声去世时她才知道丈夫这些年始终没有放下心结,一直记挂着那三年所受的委屈与耻辱。

他透支自己的生命也要争口气,正是高强度工作与心事重重两者交加,最终让这个倔强的男人倒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终老温哥华与夫同葬

潘有声去世时,胡蝶44岁,但她的心早已随着丈夫死了,活着只是漫长的守寡。

众人劝她再嫁,她压根没听。

她早已不需要任何陌生的男人再怀着各种目的闯进她的生活了,她活着只是因为丈夫临终前希望她以后能好好的、能成为一个坚强的女人。

不再为俗事烦心,胡蝶专注于投身影视事业,这是她最高的艺术追求。

坎坷的人生经历、丰富的演绎经验、饱满的感情塑造,让胡蝶在电影艺术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1960年,胡蝶主演的《后门》让她赢得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1966年,她完成了《塔里的女人》的拍摄,决定退出影坛,为四十多年的电影艺术生涯画上句号。

在子女的劝说下,晚年的胡蝶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并在此定居。

她把丈夫潘有声的骨灰也一并带到科士兰公墓安葬,并在新墓旁预留好了自己的位置。

晚年的胡蝶并没有太多生活安排,她对这个世界已无留恋。

她常常在海边散步,安静地坐在长椅上看来来往往的人群和海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她也经常到丈夫的墓前,陪他说说话。

命运曾多次狠狠地蹂躏她,但她像是芦苇,压不弯、摧不折,坚韧地活着。

1989年4月23日,胡蝶因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享年81岁。

她走得很安详,并没有承受多少痛苦就离世了,也许这是老天自觉亏欠她,给予的小小补偿。

胡蝶去世后,按照遗愿与丈夫合葬。

两个可怜又可敬之人的灵魂,相伴安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图

参考文献:

[1]张林.胡蝶与阮玲玉 谁才是电影皇后[J].中国收藏,2022(04):90-93.

[2]刘慧琴.永远的演员——忆与胡蝶的一段忘年交[J].传记文学,2019(06):85-95.

[3]高晓松.胡蝶和阮玲玉:世界从不在乎你要的公平[J].全国新书目,2018(03):30-32.

[4]涂光群.情系故国的影星胡蝶[J].百年潮,2000(03):77-78.DOI:10.16624/j.cnki.11-3844/d.2000.03.016.

[5]吕恩.我所认识的胡蝶[J].世纪,1996(06):29-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