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传承和保护非常重要。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代表性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技艺、民俗等,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央广网内蒙古频道推出《云赏非遗》系列报道,聚焦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融媒体传播优势,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传承。
央广网通辽11月5日消息 三平方影窗,一块白布,一盏灯,就是舞台。
一位匠人,百张驴皮人儿,一副唱腔,就是表演。
灯影下,映各路人物,道世间百态,这是皮影戏人员的世界。
通辽市开鲁皮影戏俗称为驴皮影,是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灯光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2007年,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灯光下的皮影人物(央广网发 康桂君 摄)
开鲁皮影戏,已有9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925年。开鲁皮影戏具有“乐亭影”的特点。唱法上,分为“大”、“小”、“杂”三种类型。演唱方面,强调唇、齿、舌、鼻、喉的硬功夫,要求吐字清、行腔圆。同时吸收开鲁评剧唱腔,形成了独特的表演特色。
开鲁皮影戏代表剧目有《樊梨花征西》《铁丘坟》《五女兴唐传》《呼家将》《岳飞传》等。作为非遗文化,开鲁皮影戏,不仅对传播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还对评剧、二人转等地方剧种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秀芝,76岁,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近年来,开鲁皮影戏在她手上已经10余年。她从小受到伯父的耳濡目染,便对皮影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伯父的指导下,七岁时已能完整地唱下经典段子、登台演出了。
高秀芝在唱影(央广网发 孙枫 摄)
27岁那年,高秀芝不顾家人的反对正式投师学习皮影戏,追寻扎根心底的梦想。学艺的日子里,皮影戏中一个个坚强的角色一直陪伴、鼓励着她。
皮影中的影子人(央广网发 阿力玛 摄)
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两根竹竿挑尽历史繁华。“我的儿保宋朝,七郎八虎俱是英豪,边关去镇守,英明四海标,胡人见害怕,反叛见魂消……”独特的唱腔配合着幽暗的灯光,帷幕上的人儿,演绎着历史的沧桑。在高秀芝精妙地操控下,帷幕上的人儿被她舞动的越发活灵活现,铁骑如风,刀枪如林,铿锵有力的腔调萦绕不绝,让人闻之肃然起敬。刹那间,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长河,见证了这场誓死保家卫国的悲壮战争。
皮影中的人物角色(央广网发 孙枫 摄)
高秀芝用双手将皮影戏演绎的精彩绝伦,作为非遗传承人,她所传承的技艺不单单是为了登台表演这么简单,而是将人们敢于担当天下,忠于民族、热爱民族、誓死保卫民族领土完整的这种精神传唱再现给人们听,让现在的人们都能够传承这种文化精神才是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初,皮影戏日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高秀芝感到非常痛心,再也坐不住了。她不停地“撺掇”着,不停联系老艺人到各村镇上去演出。其实,高秀芝心里比谁都明白,仅靠自己这点儿能力传承这门古老的艺术,无异于痴人说梦。为了传承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高秀芝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皮影戏传承人,她开始教儿媳、孙女学习皮影戏表演技艺。2007年,皮影戏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又让高秀芝心里打开了一扇窗。7月,她带上几个馒头一壶白水,乘火车、坐汽车、搭驴车到阜新、天山、奈曼、科左后旗、阿荣旗……她一路走来一路打听,四处寻找已经失去联系多年的几个老艺人下落。一个多月的奔波和苦寻,几个人再次聚首,重新磨合、彩排,再次登上台演出。
高秀芝展示皮影中的人物角色(央广网发 孙枫 摄)
在高秀芝48平方米的小家里,装着大世界、大乾坤。重新包装的大箱子里,珍藏完好的影子人穆桂英、佘太君、孙二娘、朱买臣等。“一戏一世界,现实生活中有的、一部戏里该有的都有,男女老少、文人武将、猫狗花草……”一本本泛黄的影卷,承载着她独特的记忆,不能忘却的嘱托。
“我学唱皮影太不容易了,一心想把它传承下去。只要有人肯学,我就会毫不保留地教,一不收费,二不怕累。”采访中,高秀芝几度哽咽。她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高秀芝坚信一定能够找到心中的那个传承人。
皮影中的马具(央广网发 阿力玛 摄)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皮影艺人青黄不接等多种因素,开鲁皮影戏日渐没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卓越创造力和思想情感的体现,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于这些依附着民族魂魄的珍贵文化遗产,我们只有倍加守护和传承,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
监制:朱日岭
策划:田凤元
记者:魏全民(见习)
摄影:阿古达木 巴图乌力吉 沃婉晴
制作:巴图乌力吉 沃婉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