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深圳市控烟办、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人员在全市组织开展地铁专项控烟督查行动。11月4日,地铁专项控烟督查行动第五站来到罗湖区国贸地铁站。在当天下午督查行动中,执法人员对一名违规吸烟者进行了处罚。

执法人员介绍,除了不少经罗湖口岸来深人员因不熟悉控烟条例会违反法规,日常执法过程中还发现不少年轻人吸电子烟。罗湖区慢性病防治院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在校内开展控烟宣传时注意到,电子烟因其口味多样性更能吸引年轻人尝试。

而在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子烟强制国家标准就针对电子烟多种风味的特性做出了限制,明确要求不应对未成年人产生诱导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执法人员对国贸地铁站口的违规吸烟者进行宣导处罚。

不熟悉控烟条例违规吸烟,执法人员现场宣导处罚

11月4日17时50分许,市民李先生在国贸地铁站B口刚点燃烟就被执法人员发现劝阻。执法人员向其进行了《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简称《控烟条例》)宣导,告知他地铁、车站出入口5米范围内禁止吸烟。

李先生表示,自己是从外地来到深圳,刚下火车乘坐地铁来到罗湖,因此并不清楚深圳市的控烟规定。“一出地铁站看到在下雨,就回来抽了根烟,刚点上。”经执法人员解释劝导,李先生最终接受了50元人民币的处罚。

深圳地铁运营管理办公室一号线执法大队分队长陈民杰介绍,因为经罗湖口岸来深的人员较多,他们对深圳市的控烟规定并不熟悉,因此容易违反相关法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湖区控烟志愿者介绍控烟宣传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执法人员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年轻人爱尝试口味多样的电子烟,新国标设置针对性规定

陈民杰在日常执法工作中还发现,因为电子烟方便携带和使用,成为不少年轻人随时随地“过烟瘾”的选择。

深圳卫健委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11月,深圳市控烟办组织开展了深圳首次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初高中和职高学生。结果显示,深圳学生的吸电子烟率为2.5%,已高于吸卷烟率(2.3%);而不吸烟的学生被问到如果好朋友递烟是否会接受时,他们对电子烟的接受度是14.7%,远高于卷烟的5.8%。

罗湖区慢性病防治院健康促进科工作人员廖志珍表示,他们平常会通过进校讲座、线上科普视频、无烟日征集无烟绘画作品等形式在学校内开展控烟宣传工作。在初高中学校内开展无烟讲座时她发现,电子烟多样化的口味让一些好奇的青少年们选择尝试。

“虽然电子烟的实体店比较少,但是他们会上网。网上电子烟的造型、口味都是千奇百怪的,他们会出于好奇心理去购买。”

记者注意到,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在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子烟强制国家标准(GB 41700-2022)中明确规定,雾化物不应对未成年人产生诱导性,不应使产品特征风味呈现除烟草外的其他风味。

社会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志愿者直观感受控烟工作整体向好

除了在学校开展控烟宣传工作,深圳市在社会层面的控烟工作也在持续推进。近年来,深圳控烟工作成效显著,已经参与控烟宣传志愿活动8年的罗湖区控烟志愿者监督大队队长张玉斌对此深有体会。他表示,近两年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控烟工作情况整体向好。“在各种公共场所出入口都张贴了禁烟标志,让大家一抬头就能看到。”

张玉斌表示,他们如今佩戴的写有“大哥戒烟”字样的口罩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开展工作,“以前劝导的时候他们会比较抵触,现在他们一看到就知道我们是做控烟的,就会更愿意去听”。

罗湖区疾控中心控烟专干陈有岚介绍,今年辖区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工作,包括创文控烟专项执法行动、无烟党政机关创建、无烟家庭创建、世界无烟日宣传等。但他也表示,在控烟检查中他们发现,常有人躲在卫生间、楼梯间等隐蔽的场所偷偷抽烟,因时间短、场所隐蔽,取证困难,只能通过地上的烟头、烟灰、烟味责令场所管理者加强巡查、监督、劝阻。“控烟工作任重道远,需全社会参与,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