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昌海老师说在古代没有高血压这个名词,没有这种叫法。根据高血压的症状表现,结合中医的病名,高血压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

中医认为高血压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过劳、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本病病因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其病机主要与肝阳上亢、痰饮内停、肾阴亏虚等火证、饮证、虚证相关,三者常常合并存在,交互为病。

中医辨治高血压一般分为以下五种证型

一、肝阳上亢证,常见头晕头痛、口干口苦、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大便干、小便黄,治法是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加减。

二、痰湿内盛证,头晕头痛、头痛如裹、困倦乏力、胸闷、腹胀脘痞、呕吐痰涎,祛痰降浊,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三、瘀血阻窍证,头痛经久不愈,固定不移,头晕阵作、偏身麻木、胸闷,时有心前区疼痛、口唇发绀、舌紫,活血化瘀,通窍活血汤加减。

四、肝肾阴虚证,头晕耳鸣、目涩、咽干、五心烦热、盗汗、不寐多梦、腰膝酸软、大便干涩、小便热赤、舌红少苔,滋补肝肾,平肝潜阳,杞菊地黄丸加减。

五、肾阳虚衰证,头晕眼花、头晕耳鸣、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遗精阳痿、夜尿频多,温补肾阳,济生肾气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