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北宋年间,鄱阳湖地区有一牛大壮的乡间野厨子,自幼家境贫寒,为讨生计便决定与同乡好友共同拜到本地的张大厨做伙计,几经几年,牛大壮便学有所成。返回家中,为附近乡里人做宴席,渐渐地牛大壮也是打开了名头,声名远播。基本附近几个村落,不管谁家要做红白喜事的宴席,都会叫来牛大壮前去掌勺。

一晚,牛大壮刚从隔壁县给人家做完席回来,刚至村口,天就渐黑了下来。而此时此时的牛大壮也是悠哉游哉地唱着小曲,朝着家里的方向走去,忽然背后有一女子叫住了牛大壮,说道:“牛老弟,你可算回来了。”

牛大壮也是回身看去,原来是隔壁村里的李寡妇李翠娘。这李翠娘长得那是花容月貌,十分清秀。可她也就仅仅20来岁,丈夫便早逝,可惜这李翠娘守寡多年呀!牛大壮赶紧站住,客气地说道:“张家娘子在此等我,可是有事?”

李翠娘说道:“明天是我亡夫张富贵的忌日周年,到时应该会来不少亲朋好友,于是,我今天买了不少的菜,想着明儿来请你掌勺,可一到你家中询问便知今儿你去隔壁县做席去了,说是下午才回来,我便在这寻你,可叫我等候多时呀!”

牛大壮一听李翠娘请他掌勺做席,心里甚是欣喜,但是这厨子做席需求得提早准备呀,牛大壮说道:“张家娘子,如若你是明天办事,今天就得把炉子支好,我把菜切好,以免到时,明天客人来了焦急。”

李翠娘说道:“还是大兄弟想得周到,我一个妇道人家也没有经管过事,这些东西也不懂。”

牛大壮说道:“这样吧,我趁夜先准备准备吧。”

听牛大壮这般说来,李翠娘也是感动不已,便将张大诚带回家中。到李翠娘家中,只见李翠娘家中,已经买好了许多的鸡鸭鱼肉,还有一些应用之物。而牛大壮见此先是在院中用泥糊做了一个大炉灶,然后又到厨房开始切菜、备菜。

等牛大壮忙完一切之后,天色接近了四更天。李翠娘这时说道:“大兄弟,你也忙了快一宿了,不如就在这打个盹,等会五更天的时分就该起来做饭了,到时来帮助的人就有吃的了。”

牛大壮家在镇子的最边上,就算一来一回差不多也要一个时辰。而牛大壮此时也的确困得不行,便遵从了李翠娘的倡议,准备躺床上休息一会。但李翠娘家中只有一张床,就是平常李翠娘睡的那张,而李翠娘说本人不困,让张大诚去睡就行。张大诚一摸床被,摸到床被上非常滑腻,在床头处还有些许黏液。

别看牛大壮本人是个厨师,但也是个洁癖怪,他看到这样的一幕,当时便没心情睡了,他没想到李翠娘看上去光鲜亮丽,却如此邋遢不堪。张大诚来到院中,看见李翠娘正在喝水,他这一看不当紧,只见李翠娘的头扎进水缸里,咕嘟咕嘟喝个不停。

牛大壮见此情景,吓得他偷偷溜进厨房,将一袋盐踹进怀中。等张大诚从厨房出来,李翠娘便喝了半缸的水,李翠娘说道:“兄弟,你怎样还没去睡?”牛大壮磕磕巴巴说道:“我想起来还有一些菜没切好,要不你先去睡吧...”

李翠娘笑着来到牛大壮跟前说道:“牛兄弟,你看你也忙活一宿了,不如让我服侍你就寝吧...”说着,李翠娘便朝张大诚动起手来。张大诚只觉得有一股激烈的腥味扑面而来,张大诚惊骇不已。适才牛大壮看到其扎进水缸里喝水的是一个像泥鳅一样的东西,不是这李翠娘,可现在这情景也是让他大感意外。

此时牛大壮吓得赶紧从怀里掏出盐,一把撒在周月娘的脸上。周月娘身上冒起一阵黑烟,霎时变成了一条一丈多长的大黄鳝,有水桶粗细大小。那黄鳝口吐人言说道:“好你小子,居然被你识破了,不怕告诉你,那李翠娘已经被我吃了,如今我要把你也吃了。”

那黄鳝朝牛大壮扑来,牛大壮见旁边有个夹炭的火钳子,顺势捅向黄鳝的双眼,黄鳝躲闪不及,双眼被刺瞎。牛大壮从背后掏出屠刀,将黄鳝的鳝头割下。张大诚见那黄鳝腹大如缸,将鳝皮切开,才见李翠娘从黄鳝肚里滚落出来。

李翠娘在鳝腹中憋了太久,此时脸色乌青昏迷不醒。于是,牛大壮也顾不得那么多,嘴对嘴朝李翠娘吹气,不大会儿功夫周月娘清醒过来。当她得知是牛大壮救了她,李翠娘既感激又难为情。而之后李翠娘便把事情得经过说了之后,牛大壮这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牛大壮所在的村镇有一条河,镇上的人进出都需要跨过一座桥。而李翠娘从下午就开始在桥口等候牛大壮,并非开头那般在牛大壮家附近。到时天色渐黑时,李翠娘听见水里有‘哗啦啦’的声音,她以为是有人在河里洗衣,当她靠近河边时,从河里蹿出一条大黄鳝,将她吞入腹中,后面的事情她就不晓得了。

牛大壮也经常听闻那条河里淹死人,没想到竟是黄鳝精在作祟。两人又交谈了一会,看到硕大的黄鳝精,两人皆是后怕不已。此时天色曾经将近五更,乡邻们陆续赶来,当他们得知牛大壮和李翠娘的遭遇,也是为牛大壮的机智英勇点赞,同时也为不幸的李翠娘一个妇人的不容易感叹不已。

牛大壮便用杀死的黄鳝精做了一道黄鳝汤,滋味鲜美无比。而经过这件事后族长见牛大壮和李翠娘年轻,很是合适,而且两人共渡过生死,便撮合他们两人结为夫妻。李翠娘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怕他人说闲话。但见牛大壮也是同意众人的看法。于是,不久之后两人举行了婚礼。次年李翠娘为牛大壮生下两个双胞胎,日子过得可谓是顺风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