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片充满生气的土地上有许多地方是对国人畅通无阻,但是对于外国来说,即使你花费再多的钱,也是不被允许进入的,这些地方例如著名的老君山、也比如中原文化产生地--神农架。

这些都是现代国家、人民为了保护我国的文化与传承而订立的规矩,其实这样的规矩不是现代才有的,其实早在唐朝的时候,这样的地方就已经存在了,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称作--铜钹山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钹山的基础情况

铜钹山位于现在的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的南部。这个景区是隶属于武夷山脉东段北麓的部分。整个铜钹山景区位于距广丰县城大约38公里的地方,其主峰位于广丰县与福建省浦城县、以及武夷山市三省交界的地方。

铜钹山的海拔是1534.6米,是整个广丰县县城附近的最高点。清代著名诗人徐兆伦游历到此处时,曾登上铜钹山远眺整个广丰县,并为此赋诗一首,“兀傲东南第一峰,半开灵境白云中”,因此铜钹山被世人称作“东南第一峰”。

2002年11月的时候,铜钹山被国家评为国家森林公园。整个景区目前正在积极向国家申请,在不久的将来想要跻身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的行列之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钹山景区整个森林公园占地面积320平方公里,大约占了整个广丰县区域面积的四分之一。铜钹山森林公园景区因为常年无人破坏,所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可以堪称原始森林的状态。

因为在整个铜钹山森林公园景区的范围内至少有原始森林3万亩左右,整个景区的森林覆盖率能够高达98%以上,木材蓄积量也有120万平方米以上,还有毛竹林的面积大约有10万亩。

在整个铜钹山森林公园景区中,分布着大面积的名贵树木--红豆杉,红豆杉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树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更是甚多,并且在铜钹山的地下根据一经探测到的矿产存储量也是十分惊人的,这些矿产资源还是多种多样。种类与数量并存的一个状态。

在铜钹山境内分布有七星、军潭、条铺三个高峡湖,高峡湖的特点就是在高耸的峡谷间,出现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广阔的湖泊,因此这三个的高峡湖中的湖水都很清澈,湖边的生态也相对完善,水质也得到了很好地保护。

因为铜钹山的地势,整个森林公园景区境内有木城关、支面关、五通关、条铺关、太平关等多处天然形成的雄关隘道,经过人们后期命名成为了一道道有名的关卡。整个山区中遍布着奇峰怪石,秀山丽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拔山经过开发人工合理的利用,有了铜钹山尖、七星尖、双峰尖、悟道尖、上加尖、军潭石、老人石、关公石、八仙下棋等各种有趣、有历史意义的景点,能够供人们游玩观赏,让到这里旅游的人们常常流连忘返。

铜钹山被封禁千年的原因

如此美丽的景色为什么会从唐朝就被封禁了起来?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才再次呈现在世人的眼中。甚至铜钹山还让当朝皇帝下了:进入者,斩立决的命令。这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呢?这就不得不说到铜钹山这块地上历史中曾经发生的事情了。

铜钹山上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九仙山城堡,北宋将领、资政殿大学士、枢密院签书院事张叔夜故居等等,这些有历史意义的地方都已经被江西省列入了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的名录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丰县是著名的的岩板开采地,其中作为广丰“三岩”之一白花岩就是从铜钹山被发现的,在岩中有始建于元代的广福寺,这座寺庙的寺内两旁有二十四诸仙的石壁画,壁画上的人物神态各异,虽然只是壁画确有几分浮雕的神韵。

从铜钹山的山顶处登高眺望,赣、浙、闽三省的景色都能够尽收眼底。远近闻名的广福寺、悟道尖寺、马氏夫人庙就在整个山道的附近。世人大多知道陈胜吴广起义,也应该听说过唐朝著名的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指的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乾符五年,即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即公元884年,由农民领袖--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是当时另一位农民起义军将领--王仙芝起义的后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巢起义是唐末农民起义当中,持续时间最久,波及范围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正是因为黄巢之乱,唐朝江山的半壁江山被农民起义军所占领,这也是直接导致唐末国力大衰的一个原因,为唐王朝的灭亡添砖加瓦。

铜钹山作为黄巢起义的根据地,这里地处三省交界的地带,山区中地势复杂,易守难攻,使得铜钹山在乱世成为了起义军的据点,在治世这里也经常有土匪在此安家出没的。于是统治者为了自己政权的安稳,下令封禁了铜钹山。

铜钹山的地势在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也曾经发挥过不小的作用。其中最有名的是,民国二十一年也就是1932年初的时候,苏区红军将要开赴闽北作战,留下了赤警营中的一个排来驻守高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狡猾的敌人趁此地驻军薄弱,在当年的二月初从江、广、浦联防队中抽调了500多人出动,想要乘虚而入,袭击当时广丰县的县苏维埃政府。

红军战士承担了当时掩护县委机关和群众转移的任务,在驻守军周排长的率领下,战士与敌人不懈鏖战。

最后红军战士们打到了不剩一颗子弹的境地,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让撤退的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剩下二十一名红军战士选择走上铜钹山的山顶一跃而下,跳下了悬崖,其中有18人当场壮烈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这里为了纪念这些为了保护人民付出生命的革命烈士,崖壁上刻上了“红军岩”三个鲜亮的大字。这里也因此成为了著名的“红色故土”。

现在的铜钹山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经过当地政府合理有效地开发,已经面向公众开放了其中一部分的景区,经过了千年封禁的铜钹山又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