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早酒,肯定离不开监利这个地方,这里的早酒文化可以说相当的流行,基本在当地任何一家早餐店,你都能发现售卖白酒。甚至你要是睡得晚,可能还会发现有些人凌晨四五点就开始喝早酒了,一直喝到早上七八点之后回家睡觉,而且监利的早酒度数还都不低,基本都在50°以上,大多人一喝就是1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有喝早酒的习惯,所以监利的早点也非常的丰盛,都是适合下酒的特色美食。发展至今,其实喝早酒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大多能看到的,都是一些50+、60+的老人,平时不用出去干活,每天喝点早酒,回去睡个回笼觉,日子过得也安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邻居李大爷就是如此,每天雷打不动的要和几个老朋友去喝早酒,按照他说的“饭可以不吃,但早酒不能不喝”。近几年因为有了小孙子,李大爷也非常的疼爱小孙子,平时的退休金要给孙子买玩具啥的,所以经济上就不宽裕了,为了维持自己喝早酒的爱好,李大爷计划自己酿酒,这样自己想喝多少就喝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李大爷学习了酿酒的相关知识,然后买来了酿酒的设备,就开始学着自酿酒了。

不酿不知道,一酿吓一跳,原来酿酒的工序这么复杂,而且几斤粮食才出那么一点点就,其中原料成本也是很高的。历尽千辛万苦,李大爷终于酿出来了5斤左右的酒,然后就迫不及的请酒友们来品尝,几个老酒友看到李大爷酿的酒面露难色,没一个敢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朋友表示颜色看着不对,有些杂质,不放心喝,还吐槽道:这年头谁还自酿酒,工序卫生上都保证不了,一不小心还就把自己喝进了医院。”李大爷不乐意了,自己酿了这5斤左右的酒,不能白白浪费了,于是他尝了一口,刚入口就吐了出来,一股苦涩的麦腐味,难以下咽。几位老朋友也看乐了,第一次酿酒就以失败告终。

几位老朋友还劝李大爷,酿酒工程都有严格的工艺和工序,过程比较复杂,不是专业的就不要轻易酿酒,好不好喝在其次,首先要为自己的健康着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大爷也表示,自己酿酒就是为了省点钱,要是酿成功了,哥几个喝早酒也就能更便宜点。另一个老友王大爷表示:“你要省钱早点说,咱们喝了这么多年酒,还不知道哪款酒实惠?”

李大爷好奇了起来,想知道王大爷口中的实惠酒。王大爷称,他在家经常喝的款是遵仁台,是产自贵州遵义的53°酱香型白酒,因为只有百元出头的价格,所以是很多人常喝的口粮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是纯酿酿造,酒体微黄透亮,入口酱香浓郁,酱味非常突出,细品有一丝微酸的味道,中段焦香、曲香、花果香汇聚,口感层次分明,酒香比较均衡,典型的茅系风味。

王大爷介绍起这款酒可以说是滔滔不绝,说是儿子去贵州出差的时候给自己带来的,说是在贵州当地比较畅销的一款酒,王大爷品尝了一下,品质确实高,因此一直喝到了现在。

还有一款就是比较典型的就是53度的黄盖玻汾,这个知名度相对较高,而且价格更便宜,也是地地道道的纯粮酒,也就50块钱左右,其实价格并不贵,而且清香型白酒的接受度比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大爷称,他平时在家喝的就是这两款酒,时间一长下来,还是偏爱酱香型多一点,主要是好喝不上头,喝完更加的舒服一点。

听完王大爷的分享,李大爷也表示暂时不酿酒了,要好好尝一下这两款口粮酒。喝早酒是当地的饮食文化,也是很多老一辈改变不了的习惯,也希望这些大爷能够少喝点酒。少喝酒、喝好酒,酌量小饮,这才算是相对较好的习惯。

以上两款酒大家喝过没?酒友们还有什么好酒分享?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