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德国总理舒尔茨访华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虽然这个“跛脚”总理只在北京停留了5个小时就匆匆而去,但是相比欧洲其它国家的木讷和保守,德国已经表现的相当不错了,敢在遍布美军基地的欧洲顶着“通共”的名头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德国无疑是勇敢的。但逼着德国选择铤而走险的却不是来自国会的官老爷们,而是已经被通胀逼的开始走上街头的德国老百姓……

高通胀下德国底层民众已经不满美国的“挺乌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通胀下德国底层民众已经不满美国的“挺乌政策”

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字,欧盟整体通胀率在10月份已经达到了10.7%,而作为欧洲的经济龙头,德国的通胀指数也超过了10.4%,一些德国廉价超市甚至都出现了“月翻”式标价,而更可怕的是在如此巨大的通胀压力下,德国民众的“囤货”欲望并没有出现增长,反而在9、10双月间出现了消费跳水的情况,打开欧洲电商统计网站FindNiche的官网你就能发现欧洲的消费力正在肉眼可见的快速下降,这意味着老百姓在明知道商品明天会更贵的条件下选择保留货币,而一般让老百姓做出这种逆向操作的直接原因就是收入降低且储蓄正在耗尽。

德国人的购买力正在快速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人的购买力正在快速下降

为什么是德国?

不满情绪正在德国民众中快速累积,而受限于工业用气不足的影响,因工厂停工而导致收入锐减的工人总数还在快速增加,虽然以德国绿党为首的西方“自由派”还在大声疾呼“挺乌反华”言论,但是荷包快速缩水的德国人已经反应过来——造成这个恶果的不是俄罗斯,而现在入不敷出的工业环境。作为欧洲经济的发动机,德国是为数不多还在保留制造业的欧洲大国,相比法国浪漫的葡萄酒和意大利珍贵的手工包,德国人更喜欢汽车、轴承和化工厂。

真正的欧洲制造业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的欧洲制造业中心

根据FindNiche的官方数据,德国一家包揽了欧盟内部超过30%的消费产出,所以德国也是欧盟出口的主力军。面对节节攀升的能源成本,德国有比其它欧洲国家迫切的多的动力为企业寻找一个良好下家,而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这个政客的职业生涯,毕竟德国企业大多都是心向中国的,而美国的影响更多要靠绿党以环保、民主和反俄为幌子进行,但在经济下行周期中这些明显已经唬不住德国人了。

这才是德国企业的心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才是德国企业的心声

“第三帝国”困局

很多人可能认为德国很难违抗美国的意志单独对中国做出什么承诺,但如果熟悉二战历史的朋友应该明白如果一个政府不能再给民众提供优质的工作岗位和基础福利,那么即便是对内掌控力强如“元首”也会被部下所推翻,大家可以百度一下看看隆美尔将军是怎么死的。如今德国工厂的PPI指数已经高达45.8%,高昂的能源成本正在把德国工业逼入绝境,是到做选择的时候了,只不过这次已经没有犹太人可供日耳曼抢劫了,唯一正确的道路只能通过自己手里仅有的一些高技术工厂来为自己卖个好价钱。

高举美国自由民主大旗的德国绿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举美国自由民主大旗的德国绿党

这次德国跟中国签订的空客大单其实早就已经定好了,这不过是借此机会官宣一下罢了,但这对危机四伏的舒尔茨来说已经足够回国炫耀了,毕竟美国支持下的绿党已经很久没拿到过主人的补贴了,纯靠念经喊口号来维持的政治正确对现在的欧洲来说有点过于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