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敦煌石窟“飞天”造像深入人心,由其改编的舞蹈更是通过艺术的呈现,把人类对于自由的幻想发挥到极致。其实,作为石窟雕刻艺术的第一个巅峰之作,在咱山西的云冈石窟内,也留存有很多飞天造型的石窟造像,“她们”自1600年前的北魏而来,镌刻在石窟之中,执众乐器竞起歌舞,绮丽纷呈,留下了璀璨的“石头上的音乐舞蹈之花”。

不久前,北京大学兰园书院美育实践类课程就以云冈舞蹈为题,将这些定格在窟壁、窟龛、门楣上的优美的舞蹈姿态完美“复刻”,创作出了名为《莲曜云中》的实验舞蹈作品。翩翩起舞的舞者,姿态婉丽,凌空屈体,风动衣袂,灵动再现了云冈石窟内各种舞者的飞天造型,也成功让这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如梦似幻、灵动再现。11月6日,在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中,这个舞蹈作为开场舞,重妆亮相,在万人期待下再度“飞天”。演出结束后,雷鸣般的掌声响了起来,不少国际交流学子还纷纷到后台,争相与“飞天仙子”合影。一支舞蹈,不仅仅传承了中华民族最为精粹的文化,也将文化自信和自豪的种子播撒到了世界各地。

云冈飞天舞再现,镌刻在石窟上的文物通过舞蹈的形式“活”起来,你想知道创排的始末吗?对此,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该舞蹈项目负责人,青年舞者、教师田晴。

用舞蹈对话历史 丰富“云冈学”艺术的活态展现

“艺术工作者,同样是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早在2020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现任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提起了‘云冈学’建设的内涵,包括了云冈文化的传承与展示,其中也包括云冈乐舞的表现,可以说创排这个舞蹈就是从当时结下了渊源。”多年从事舞蹈专业教学工作,田晴初次听到“云冈舞”这个话题,眼前为之一亮,她深知这是新的舞蹈主题,也愿意去尝试和探索用舞蹈的方式与历史对话,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活态化展示。

此后,田晴多次前往云冈石窟采风,从一件件石窟造像中找“灵感”,尤其是在12窟音乐窟当中,恢宏壮丽的伎乐雕刻、华美浪漫的艺术氛围令她着迷,洞窟中的乐伎舞伎或婆娑起舞、信手散花;或击鼓敲钟、怀抱琵琶;威武雄健、粗犷质朴的力士舞蹈;彩带飘飞、婀娜曼妙的飞天舞,更是带给她美的享受,创编“云冈舞”的坚定信念也在她的心中扎根。2021年年初,正当田晴策划“云冈舞”时,北京冬奥组委会向她发出邀请,请她出任开幕式分场导演,虽说“云冈舞”一事耽搁了下来,但她却一直记挂心中,从未想过放弃。最终,2022年4月,田晴在北京大学兰园书院和杭侃院长的支持下,正式启动了“云冈舞”创排项目,意欲把云冈石窟中沉静千年、静态的舞蹈姿态重现为奇幻灵动的动态舞蹈,让石窟中的飞天伎乐“飘舞凡间”。“作为传播载体,艺术更为灵活,如果能将石窟造像中的静态舞蹈完美复刻,它的传播力度和影响肯定是非常深远的,或许也会成为云冈石窟的一张艺术名片。”田晴说。

招募学员的信息在北京大学兰园书院微信公众号上一经发布,立刻吸引了广大师生的关注,3天内,报名人数远超计划人数,有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心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还有基础医学院、国家发展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经济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等12个院系的学生,其中不乏一些男同学前来报名,大家对于云冈石窟的关注和喜爱令人意外,而用舞蹈与历史对话,架接起与云冈石窟的链接,也一时间成为这些师生间时尚的话题。

既是创作也是实验 从静态复现到动态展示

要打造怎样的云冈舞?是以石窟原型进行深度的艺术加工,还是舞姿复现?这是云冈舞蹈《莲曜云中》中的技术难点,所以在课堂上,田晴和参与此次舞蹈创排的广大师生以探讨“文化遗产活起来”话题为开篇,让现场跨学科、跨年级的学生们共同出谋划策,以多维视角融合云冈舞的教学。

“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爱好共融的社群,学生可以不具备舞蹈基础,只要热爱舞蹈,愿意更多地了解云冈石窟文化,愿意跟随老师一起释放自己的肢体、感受艺术的美好、体验心灵的愉悦就可以了。”虽然对学生的舞蹈功底要求不高,但是田晴对这项美育活动的期待很高,“希望能够引领着大家去探寻中华美学精神,促进学生们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通过了解民族融合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在潜移默化中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与单纯的舞蹈创排不同,这很像一场“实验”。在课程教学中,老师重点讲解云冈舞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包括云冈石窟的开凿和北魏历史与人文常识,敦煌、云冈飞天造型分析等相关知识。此外,老师还给学生们布置了图像考证作业,通过查看图书馆文献资料、云游云冈石窟3D导览、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学生自主复现云冈石窟中的飞天舞蹈姿态。师生共创,用现代人的眼睛和思维,去感知北魏时期人物的内心世界,呈现当时的人物风貌,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项工作。这个过程很考验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家率先要寻找云冈石窟中的飞天舞伎形象,然后进行动作分析,接着去模仿,还要不断调整肢体上的各种细微动作。“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舞蹈基础,完成飞天舞姿需要一定的舞蹈基本功底,老师也会在每次课程中进行柔韧性、稳定性与核心素质训练,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控制肢体动作,实现对全身肌肉的激活、康复与保健。”

从模仿到复现再到动态舞蹈的展示,这是一个需要摸索和纠正的过程,大家反复推敲石窟中的飞天、舞人原型,探讨姿态的准确性及舞姿间的连接动作,实现实验舞蹈表演与实验舞蹈影像的录制。因为疫情原因,学生们无法到达云冈石窟,田晴再度和杭侃联系,请云冈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远程协助,发来了云冈石窟的高清图片与影像资料。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考古文博学院的相关学者们,也非常关注该舞蹈的创排,提供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北魏时期人物的风貌、动作展现的姿态等,大家都在为了云冈石窟的活态呈现努力着。

期待在云冈“飞天” 把云冈之美民族舞蹈之美带给更多人

“为期半年的云冈舞创排,在圆明园安佑宫草坪的晚霞与剪影中落下帷幕。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了解了云冈石窟的历史以及背后承载的文化,还让我领略到云冈飞天舞蹈的雄浑、大气与古拙之美。舞蹈仿佛是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仿佛感受到千百年前胡汉民族融合、文化交织传播的气息,那一个个飞天造型也带人飞出了历史与想象的边界……”“我发现,云冈舞已不限于舞蹈本身,而成为我了解云冈石窟的动力。”舞蹈录制过后,来自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21级硕士生宋苗苗,以及北大元培学院2021级本科生肖茜之写下了感言。正如她们所表述的,30多位参与创排的学子,虽未到云冈石窟却切身感受到它的魅力,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带给人的力量。

第7窟后室顶部的“飞天绕莲”、第8窟的“飞天托炉”、第9窟的“托莲飞天”……经过学生们的演绎,一个个石窟造像鲜活了起来。田晴说,她始终记得录制当天的画面,夕阳西下,同学们穿着飞天服饰,在草坪上摆出不同的飞天舞姿,金灿灿的阳光从他们身后俯射下来,形成一道道漂亮的剪影,似乎就像是一种远古的呼唤。田晴说:“我真觉得大家就像是石窟上的飞天一般,与我来了一场时空的对话。”

实验舞蹈《莲曜云中》问世后,得到众多专家学者以及杭侃院长的肯定,田晴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这个初步的创作开启了与云冈研究院的合作,今后她还将带领同学们与云冈的专家、学者合作,继续深入探索云冈舞。

如今,云冈舞本期活动创排结束,但其影响力从未减弱。以刚刚闭幕的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为例,中外学子对于这支舞蹈的热爱更折射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或许对学生们来说,舞蹈搭建了北大学子与云冈石窟、与历史文化遗产对话的桥梁,但对田晴来说,云冈舞的出现,是对“云冈学”的补充和发扬,更是对中国舞的探索和推崇,“大家还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在云冈石窟前完整呈现这段舞蹈,或许在那时,石窟内的舞伎也会望向我们,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愿让云冈文化惠及大众 让文化精华大放异彩

从敦煌的《丝路花雨》《敦煌古乐》,再到河南的《唐宫夜宴》《龙门金刚》,越来越多的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创作的乐舞火出了圈,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传播方式。其实对于《云冈舞》来说,又何尝不是呢?看到该舞的成果展示后,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也颇为欣喜,在他看来,乐舞不仅仅需要专业人员来展现,更多的是要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大众,能让每一位真正喜欢传统文化的人参与其中,最终让积淀千年的文化精华大放异彩,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骄傲。

近年来,学界常会提到“云冈学”,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以乐舞来说,云冈石窟内留存有众多的乐舞资料,反映着北魏平城时期的皇家艺术形象,通过一部舞蹈来将其理解、传承和发扬,不仅是研究的意义,更是将文化成果惠及于民的好事。“我们常说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是要惠及大众,所以在社区、学校普及文化遗产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北京大学能把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起来,从零基础学起,用舞蹈与历史对话,这种形式是文化传承中值得提倡的。”多年来,杭侃一直倡导,让文化遗产成为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研究和科普应该并驾齐驱,学术为传播提供支撑,传播又成为学术创新的一种手段,“北大的师生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辅导、自己查阅资料,把凝固于石壁间的动作串联起来形成流畅的舞蹈,这期间有许多细节需要研究,这种研究的过程充满趣味,其成果也是云冈学研究的一部分。未来,云冈研究院将会提供更多的支持,让云冈文化更广泛地传播,为更多的人所喜爱。”

飞天伎乐,梵音袅袅,盼望着春暖花开之际,在云冈石窟内,一群仙子飘舞凡间,带着北魏的问候,也带着时下的致敬,闪烁出耀眼之光……

山西晚报记者 孙轶琼

(责编:马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