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京西的一处小村庄,石板铺就的山坡小路通向一座座高低错落的新建农宅……219省道穿村而过,连接着山里人的生活与70公里外的繁华都市。其中仅存的几处石头房已经无人居住,无意间还原了村庄十年前的样貌。

田庄村位于门头沟区雁翅镇,十年前,这里还是一座村容杂乱、交通不便,人均年收入不足一万元的泥石流险村。如今,走进这座“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已是另一番光景。

雁翅镇田庄村全貌

田庄村红色历史资源丰富,这里走出了门头沟区第一位共产党员——崔显芳,这里成立了京西山区第一个基层支部——田庄高小党支部,培养了京西山区第一批共产党员,记录了京西红色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轨迹。

如何盘活红色资源,还得村里有“造血功能”。

2018年,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随后北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相继出台,除了人居环境的治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外,加快农村产业的发展,也是此次行动计划的重点。

也是这一年,在门头沟区政府和雁翅镇政府的帮助下,田庄村扩建了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并在它的边上修建了崔显芳烈士纪念馆。走在村里的道路上,两座纪念馆并立在最显眼的位置,讲述了田庄村走过的革命历程。提升改造后的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面积由原来的不足300平方米,增加到800余平方米,新建崔显芳烈士纪念馆,铺设广场1000余平方米。同时,先后修缮完成田庄高小党支部旧址、崔显芳故居、雁翅镇革命英雄纪念碑等红色教育设施,形成了爱国主义的红色磁场,构筑了党性教育的红色矩阵。

那时候,村民都没有发展旅游业的经验,村里没有餐馆也没有可以住宿的地方,和雁翅镇党委政府商量后,村里决定把因撤并而废弃的村小旧址改建成民宿。

王美超就是返乡“开民宿”的一员。大学毕业后进入国企从事财务工作,2019年辞职回乡后,王美超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将自家小院改造成一个现代化民宿。“那时候,很多邻居都在重修房子,周边也开了不少民宿。大部分人保留着原来的老房子,并以此为特色,让住宿的人们体验原汁原味的北方山居。”王美超说,“山里依然幽静,但早已不再闭塞。随着山区的发展,道路四通八达,水、电、网络畅通。”

2022年2月,王美超的民宿正式营业。客人比预料得多,每个周末都被订满,到了暑假,小院每天都是满的。王美超雇了附近的居民接待客人,做保洁、餐饮等工作,她自己则主要在网上运营,向外推荐自家和周边邻居的民宿。

每天的未知,变成了每天的新鲜感。如今,王美超正在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拍短视频。“随着客流量的增多,我发现村民们自种的瓜果蔬菜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很多人想顺路买回家,但零散的销售并不能真正让村民们的农产品创造更多的价值。”下一步,她计划把村里的农产品拍成视频放在网上,希望可以为村民带来更多的客源和收入。

作为曾经红色之火的源头,如今的田庄村在红色革命精神的指引下,谱写出新时代的“田庄之歌”。

近年来,门头沟区通过聚焦重点、聚集资源、聚合力量,发挥政策集合效应,合力探索推进一条具有门头沟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道路。2021年,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收入8139.37万元,同比增长68.36%,总接待人次482259人,同比增长45.97%。

同时,依托北京市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门头沟区深度开发观光休闲、市民菜园、农事体验、特色美食等新业态,推动休闲农业提档升级,累计建成市级星级休闲农业园区12家、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北京市美丽休闲乡村11个,3道特色美食获评首批北京市乡村特色原创美食。谷山村景区、妙峰骑行小镇、清水花谷等一批业态丰富、主题鲜明、农业文化丰厚、农产品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园区不断涌现。紧乘“紫气东来门头沟”之势,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机制、乡村建设新模式、农民增收新路径,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