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11月9日,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子阿尔伯特·爱德华出生于白金汉宫,也就是未来的爱德华七世。

维多利亚与爱德华在位的时候,是英国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人们享受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成果,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后人往往熟知维多利亚,而忽视了爱德华这位在位仅有9年的国王。

事实上,爱德华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君主。他不学无术,从母亲到普通民众,举国都一度觉得他的继位会是一场灾难。但事实证明,他不仅没出什么岔子,还颇具贡献:他擦亮了英国王室险些暗淡下去的冠冕,使之重焕光彩。

爱德华七世当了六十年王储。母亲维多利亚女王驾崩时,他已年近花甲。

那么,这是一个怎样荒唐的王储?又是一个如何维护皇家威严的国王呢?

第一,严母棍棒下的快乐王子

维多利亚女王对9个子女的教育极其严苛,尤其是王储。从爱德华出生开始,便有一整套堪称完美的教育计划在等着他:从清早起床到晚上六点,他需要每半小时研习一个科目。

然而,爱德华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他什么也学不会,而且相当顽皮,甚至往老师脸上扔石头。这让他的父母近乎绝望,他们请了一位“骨相学家”来给王子看相。

这是一门当时非常流行的伪科学,连哲学家黑格尔都曾做过大篇幅论述,骨相学主要通过触摸,判断人头骨各处的联结方式,以此推定一个人的性格。这位骨相学家的结论是,王子的自尊心过度发育了。

17岁时,他被送去读大学。先是在牛津,因学习成绩差无法毕业,后又转学到剑桥,没想到照样不让毕业。

不过,爱德华的交友倒十分广泛,旁门左道的兴趣也发展得很快,他抽起了雪茄、玩起了赛马,流连于赌场、舞会和女人们的床。

最夸张的是,由于他的频繁光顾,在当时伦敦的高级妓院里,有一处为王子专设的座位。这种与维多利亚主持的严肃家庭格格不入的作风,令女王愤怒、恐惧,又束手无策。

第二,错漏频出的时尚潮男

对穿着打扮的重视,可能是爱德华最正经的爱好了。

他平均每天要换六套衣服、吃六顿饭。这两个习惯产生了一些冲突:一个长着啤酒肚的发福男子,很难适应英国传统的衣服版型。于是他做了一些迫不得已的改变。

他扣不上马甲和西装最下方的一粒扣子,就干脆不扣了;小腿被紧绷的裤筒箍得难受,就将裤脚挽起来;不喜欢太过拘束,就在半正式场合放弃了燕尾服,改穿现代式晚礼服……这些在当时明显错误的穿着方式,由于王子的亲身示范,成为了风靡一时的穿搭风尚。甚至到如今,演变成为了男士着装的“经典规则”。

爱德华七世的标志性着装

爱德华对穿着也不是一味寻求舒适。

1901年,当他筹备自己的加冕仪式的时候,他悉心研究起了英国历史上的所有华丽装扮,亲力亲为地为自己安排了华贵而合乎礼数的仪式道具,希望加冕礼能尽显皇家的威仪。

敏锐的时尚触觉为他增加了人气。在还是王子的时候,爱德华一出现在公众场合,马上有很多裁缝赶来画下他又穿了什么新鲜东西,好照样制作,堪称维多利亚时代的街拍达人。

第三,不被看好的“欧洲伯父”

丈夫去世后,维多利亚深居简出,王室逐渐不受重视。人们甚至将女王视为自私、奢侈的象征。而她的儿子——这个异常肥胖、绯闻缠身的60岁男人,更看不出能给英国带来丝毫好处。

爱德华七世的王后,丹麦公主亚历珊德拉。她对爱德华风流的个性极尽忍让,与其生育了六个孩子,被视为英国王后中的典范

爱德华在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情况下继承了王位,并在王室遭受怀疑的关键时刻,发挥他善于交际的长处,起到了意料之外的作用。

对内,爱德华活跃于公众活动。他出席各种重要仪式场合,尽可能多地以亲和的形象出现在民众面前。这使人们看到,国王每天在为国家奔波操劳,王室重新回到了国家生活的中心,并且——由于爱德华慷慨乐观的性格——变得更加亲切、可感。

对外,爱德华也尽力拉拢。原本,身为“欧洲祖母”的儿子,他和多个欧洲王室沾亲带故。但由于在南非发动的布尔战争,英国处于一个不被其他国家欢迎的尴尬地位。

1903年,爱德华访问巴黎时,群众嘘声一片。但他不为所扰,与认识的明星当众攀谈,与人们广泛握手。

同时,年轻时在巴黎寻欢作乐的经验发挥了作用,当他毫不吝啬地表达对红酒、美女、歌剧的热爱的时候,法国人发现,这位君主对巴黎的确十分熟悉,并且他的赞扬十分真诚。

爱德华离开的时候,法国民众对他的态度已经截然不同。此行可以被视为日后英法组建战略联盟的障碍被扫除的重要外交事件。

爱德华将皇室的人气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出殡当天,英国民众夹道送行,给予了他超过对他母亲的爱戴。

如今,皇室作为英国的一种礼仪象征、外交名片,活跃在公众视野中,这正是爱德华在20世纪之初所做的功劳。

历代评价:

“爱德华七世显示出非凡的统治能力……并用自己的声望开创了一个充满绅士风度的时代。”

——迈克尔·法夸尔

编辑说明

文字 / Alcaid

排版 / 蒹葭

封面 / 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