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农情监测智慧化 四川隆昌胡家镇千亩稻虾“云种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农情监测智慧化 四川隆昌胡家镇千亩稻虾“云种养”

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 摄影 陈光旭

11月的四川,秋色正浓。位于内江隆昌市胡家镇同心村的稻虾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一块块方正的高标准稻田中,再生稻已陆续成熟收获,整齐的稻茬在阳光底下泛着金色。看似平静的水面下,仍有小龙虾在茁壮生长。

胡家镇从2017年以来,大力推广全域稻虾产业,截至目前种养面积达到14000万亩,其中核心区域8000亩,仅在同心村就已发展稻渔虾综合种养4000余亩。自2020年以来,通过打造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千亩稻虾田开启了智慧养殖新模式。

同心村稻虾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受访者供图)

同心村养虾人一年卖虾20万斤

收割完再生稻,眼下,同心村的不少稻虾田里已蓄起了水。“水要打深些,把水草整好,做好杀杂,包括除杂草以及螺蛳等其他可能影响小龙虾生长的水生物。”小龙虾养殖户周宾指着身旁的一片稻田介绍,如今小龙虾旺季已过,当前主要任务就是保苗,确保来年小龙虾有个好收成。

据他介绍,当地稻虾种养一般是“两季虾、两季稻”模式。每年1-4月是川虾卖得最好的时候,此时湖北虾还没有大批量进来,川虾市场价格高,每斤能卖到40-50元,“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殖户每天能卖出一两千斤小龙虾”。赶在4月初把早虾卖完,然后就养精蓄锐等着八月第二季虾收获。

周宾是土生土长的同心村人,和小龙虾打交道已有近30年时间,一开始是在各地收虾、卖虾,后来在家门口承包了几亩农田,开始发展稻虾种养,到2019年其养殖面积已经扩大到30亩,一年的小龙虾产量约能达到1.8万斤。

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同心村稻虾种养规模不断扩大,周宾也开始在家门口收虾,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三四千斤小龙虾经过他的手,被打包、运输到成都、重庆等地,成为川渝人民餐桌上的美味。“估计一年下来能卖到20万斤,手机微信上显示流转资金就有上千万。”

养殖户周宾打捞小龙虾(受访者供图)

千亩稻虾田用上“云种养”

11月1日,记者走进了同心村稻渔虾综合种养核心区,一整片稻田中间矗立着一座十余米高的农业四情监测站。登上监测站顶层,可俯瞰周边几千亩稻虾田。在平台左侧,放置着一台远程信息化虫情监测系统,监测系统旁一个“集虫箱”里装得满满当当。

“害虫被系统上的光源吸引后,落入设备中,系统自动将其杀灭烘干。”周宾介绍,从事农业种植,最怕的就是病虫害,有了这套系统之后,田里害虫少了很多。后续通过对这些病虫害种类及病虫害高发阶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养殖户进行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

事实上,早在2020年,该园区就建起了数字化智慧农业平台,监控设备昼夜运行,自动化智慧化监测农田温湿度、气压、光照、雨量、风速、风向,以及水体温度、PH值、溶解氧、水位等生产要素。同时,通过远程高清可视化系统,有效实现生产过程高清记录及农作物防盗管理。

周宾介绍,过去养虾每天固定要巡塘两次,尤其是晚间,由于水中缺氧,小龙虾容易浮头爬边,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用上智能化系统之后,坐在家里通过手机屏幕,就能实时查看稻田情况。“传统养殖模式一亩只能达到500斤左右,现在一般能达到700斤以上。”

今年7月,更为完备的农作物四情远程监测站正式建成使用。据了解,监测站采用物联网技术远程采集农作物生长相关的病虫害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湿度数据以及农作物生长情况等实时监测信息,可及时进行预测预警,使农业有害生物预报准确率提高5%-10%。

通过手机远程监控稻田情况(受访者供图)

未来将打造稻田虾集散交易中心

胡家镇经济发展办主任张宁介绍,近年来,胡家镇大力推广稻虾产业发展,通过引进有养殖技术的业主,流转土地,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同时,业主通过雇佣当地的村民对稻虾田进行打理,也解决村民就业问题。“目前有10多户业主租用土地面积达到上百亩,村民平均下来一天能有100元务工收入。”

截至目前,胡家镇稻虾现代农业园区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14000亩,年产优质水稻4000吨,产值达1700万元;年产小龙虾1200吨,产值达7000万元。

园区现已建设有智慧化平台、智慧农业二级平台三处,病虫害监测点一处,覆盖面积达到5000余亩,覆盖20余个稻虾种养的业主和2000余户农户。利用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遥感技术、新一代移动网络传输平台、病虫害监测设备等,实现农业种养关键环节智能化操作、数字化分析和综合化服务。

“下一步,我们还将在水质量、土壤监测、水源监测、气候分析、病虫害防治方面进行进一步科学安排,以真正实现科技增收、科技助农。”张宁表示,未来胡家镇将努力建设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稻田虾集散交易中心,实现稻田虾产业强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