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车遇技术屏障,目前纯电动汽车行业最大的技术屏障是什么?

①充电不能实现和加油一样快的速度

②电池续航受环境、不同工况影响较大

电池性能不算太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第一种技术屏障,就目前各大厂商的技术而言,并不能实现,甚至看不到希望,你们会发现,每一次技术进步,实则都只是停留在表面,比方说今天这家车企发布通告说咱们家产品拥有独特的快充技术,充电至80%仅用时多少多少,但根本原因并未得到解决,因为它的充电效率始终不如直接加油高效,况且现目前全国充电桩的布局并没有加油站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这个层面,截至目前各大车企并未获得革命性的突破,既然这条道路走不通,怎么办?绕道而行呗!你们可别忘了,“曲线救国”政策在车企中也同样适用,目前看来,最容易获得较大成果的也就只有电池性能这一方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第二点:电池续航受环境以及不同工况的影响。

这个技术屏障其实和第一点一样,只能说各大车企在努力精进,通过自身的技术尽量的去控制因为这些因素引起的电池衰减,不过由于电池本身的特性,控制归控制,但能不能完全控制住这就说不好了,比方说在北方的纯电动汽车,那一到冬天,温度骤降,电池性能不缩减那就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此,咱们也就只能通过第三点技术屏障找到突破口了。

电池性能不算太强,咋办?通过技术提升呗,续航超1000km的纯电动汽车,现在并不算稀奇,只不过还没达到那种“烂大街”的地步,关键是其造价并不低,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出现一个电池“新物种”来替代它?让它走上另一个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是有的,近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有一种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到锂电池的6~7倍,并且由于其电池特性,它还能做出更小、更轻的电池。

该电池名为氟离子电池,由日本京都大学主导开发,按照它的能量密度来算,如果立马投产使用,那纯电车续航超1000km将会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儿,据悉丰田等汽车厂商已经启动开发了,难不成日本这次开发的这个氟离子电池真的能够“通吃”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觉得不一定,为什么?因为目前咱们暂不知晓氟离子电池的造价,仅仅只知道其性能是要优于锂离子电池的,那么如果到时候氟离子电池在市场上的售价过高,它理应不会被各大车企广泛使用,到时候还得是锂离子电池“一人得天下”,不过大概率它不会这么做,因为想要拿下市场,它就必须将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因为只有这样,它的出现才会变得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难发现,近段时间汽车电池市场确实有够“动荡”的,要么是固态电池的研发、要么又是核电池的出现等等,其实连我耳朵都听起茧了,不过根据实际情况与技术可行性来看,此次的氟离子电子应该是最为真实的消息了,毕竟连丰田这些大型造车厂商都已经开始启动开发了,到时势必会与锂离子电池展开一番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