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网11月10日讯(徐名扬) 据澎湃新闻报道,29岁的李赛是非遗项目李氏皮影传承人,也是袖珍人皮影艺术团团长。李赛在采访中说,他从小就开始接触、学习李氏皮影,现在除了传统的皮影戏,他们还编排了动漫音乐皮影戏、寓言故事、皮影舞台剧等,希望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皮影戏。此外,他们还与一些高校合作,开班授课,希望能将皮影戏传承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它是以皮制或纸制的人物或动物等形象的剪影,伴随音乐和演唱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传统艺术

皮影戏可以说是集合了口技、杂技、魔术、剪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皮影艺人不止可以一人同时操纵数个影偶,还能够演奏不同乐器,有的皮影艺人还能自己制作皮影。皮影的制作程序包括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颇为复杂。

据说,皮影戏在汉朝时就已经有了雏形,最晚在宋朝时成熟并流行。到了元朝时,随着军事扩张和对外交流,皮影戏相继传入波斯、土耳其、暹罗、日本、英国、法国等亚欧国家。清朝时,皮影戏发展更加繁荣,不止在民间深受欢迎,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也会传皮影班来表演,但在清末年间,一些官府因为害怕有人聚众闹事,于是禁演皮影戏。1949年后,各地的皮影戏班才又重新活跃起来,还会出国演出,交流文化。

皮影戏流传的地域十分广阔,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皮影戏形成了京西皮影、冀南皮影、广东皮影、陕西皮影、宁夏皮影、川北皮影等众多流派。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可以选择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皮影戏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如今,一些皮影戏传承人为了传播和传承皮影戏这一古老的艺术纷纷走上了皮影戏创新之路,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表演内容都更加符合当下人们的兴趣取向。而且随着皮影制作技术的发展,皮影也更加精巧了,除了用于表演,还可以作为装饰品点缀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