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读
1.公路客运"大势已去",出行市场趋势变化
2.政策的方向是传统客企转型升级的趋势
3.为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而生的平台

客运市场逐年下滑是不争的事实,疫情的“雪上加霜”推动着客运行业变革的步伐,"温水煮青蛙"的进度开始加速。

01.公路客运"大势已去",出行市场趋势变化

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全国客运量是176亿人次,2020年猛降45.1%,不到100亿人次,2021年更是跌为83亿人次,2022年1-8月只有40亿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疫情发生前,客运企业只是“量升价降”,但疫情发生后,“量价齐降”更是让同行们更难接受。

早在疫情前,受民航、高铁及私家车、顺风车、黑车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人们出行选择的多样性,公路客运就已"不复辉煌"。

而在其他出行模式与互联网接轨,公路客运还在遵从传统的业务模式时,各阶段的滞后性,已让公路客运逐渐失去城际出行中的市场。

公路客运有其独特性,其的现状需要客运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协同配合,才能改变客运艰难经营现状,共同推进客运企业转型发展。

02.政策的方向是传统客企转型升级的趋势

需求推动供给,公路客运业务的转型升级也在于此:出行消费习惯的变化,把握着出行市场未来的趋势变化,新客规即是明确指引。

公路客运具备着覆盖面大、门到门服务和机动灵活性的优势。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当全面考虑优势:做足短途、做细中途、做好长途,短途为主,中长途补充,打造具有公路客运特色的出行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的公路客运的主营业务是班线客运,班线客运顾名思义是固定的班线运输,其并没有"场景"的概念,只是固定的从一个客运站到另一个客运站,从来不会关注旅客延伸需求。

但网约车、顺风车的出现,满足了人们日益个性化的出行需求,而由此也可以得出:出行的场景化将是未来出行需求的趋势。

所有场景化的定制客运、旅游出行、校园大巴、景区大巴等等细分市场,是未来客运转型的业务方向。因而,道路客运需要电子商务平台来实现多场景线路设计和运营服务,来满足不同场景中的不同业务功能,满足乘客需求。

03.客运企业转型势在必行

小C 说过很多次,变革是客运企业唯一的活路。

与数字化交通接轨,强化自身的服务品牌,做好“最后一公里”业务,免不了电子商务平台——即定制客运系统的介入。

在过去的业务升级中,客企往往着眼于如何提高出行舒适性及安全性,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购置高档车辆等,但后台使用系统的改造升级却是有所缺失的。

好的定制客运系统可以协助客企开展多场景业务,提高客企资源调配的效率,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市面上的定制客运系统多种多样,这也侧面证明传统客企发展定制客运是可操作“蓝海”,那么,客企当如何选择平台系统呢?

各软件开发公司所做的定制客运系统功能其实都大同小异,所以最优选可以参考这几方面:

1.不给企业增加成本项,如不抽取佣金、免费的平台;

2.愿意根据企业的实践,不断高效迭代,满足企业个性化定制需求,实现客企因地制宜的转型升级的平台;

3.协助客企共同运营和营销来获得回报的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